貮和贰到底哪个正确(人民币上的“贰”和“貮”有何不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咱们的人民币上数字二的大写(“贰”和“貮”)是不一样的。从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到现在流通最广泛的第五套人民币上的大写的二,主要有2种不一样的书写方式!为啥钱币上的汉字没有统一?这到底有什么说法?我们简单地说道说道。

文化解读:人民币上的“贰”和“貮”有何不同?为何没统一?

贰拾圆(“弋”上没横)

文化解读:人民币上的“贰”和“貮”有何不同?为何没统一?

貮拾圆(“弋”上有两横)

钱币上的“二”大体分两种:贰和貮(两横在上,无法打出来)

关于大写汉字“二”,钱币主要有2种写法分别是:贰和 貮(两横在上) 。有人认为正确的应该是贰,其他的都写错了,或者说是印错版了。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钱币这么严谨的问题怎么会出现错别字?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跟当时的文化情况有关。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不是错别字,是数字“二”的大写形式。

文化解读:人民币上的“贰”和“貮”有何不同?为何没统一?

人民币汉字?

数字汉字“二”有哪些表现形式:

总体算下来数字汉字“二”有4种表现形式(请看下图)。仔细看这4个字10秒种,你会发现它们的不同,我们逐个分析下:

第一个“贰”:它的结构是里面的“二”和“贝”写在了‘弋yì’的下边,整体看上去更舒服一些,这个“贰”字也是目前最认可,用的最多的“贰”字。现在新版的为汉字“贰”。

第二个“貮”:“貮”与“贰”的区别为:贝变成了繁体的“貝”,然后‘弋’的上面增加了一横。

第三个“貮”(两横在上):无法打出来,只能表述了。它的特点为:‘弋’的上面增加了两横,这个“貮”(两横在上)也是在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人民币上用的最多的汉字“貮”(两横在上)。有人说这两横写在上面的汉字是个错别字,因为《康熙字典》中没有。我反对这种说法,字典中没有的字不代表它就不存在。

第四个“弐”:现在用的几乎很少了。但在以前的那个年代,“弐”字更多比较很广泛,更多的出现在民间的借贷上。比如:手写契约,或者是立字据、写收条等方式。

文化解读:人民币上的“贰”和“貮”有何不同?为何没统一?

汉字“二”的四种表现形式

汉字“贰”和“貮”(两横在上),在一开始就没统一

有些人可能还记得,在第一套人民币发行时,带“二”的钱币上没有2元的,只有20元和200元的。也就是说从一开始也就没统一整合起来,当时的钱币上的“二”是:“贰”和“貮”(两横在上)。关于为啥一开始就这样,有多个版本的说法,这里也不妄下结论。我个人的分析是:1948年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当时我们新中国还没有完全统一,各项机制等都不是十分健全。发行的货币图案多以表现我国建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情景画面,而关于上面的更多以繁体字出现。当时的汉字简化改革不像现在这么彻底。

文化解读:人民币上的“贰”和“貮”有何不同?为何没统一?

貮”(两横在上)

第二套人民币发行时,更多的推广汉字“貮”(两横在上)

到了1954年第二套人民币发行时,我们国家对钱币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对钱币整体的字体大小、字体格式进一步的进行了完善。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我国正在健康稳定地恢复国内生产,一切都在井井有条的进行中。钱币作为我们国家的经济象征,要更加规范。为此当时还邀请了著名的金融学家和书法家马文蔚先生来亲自参与设计。马先生从防伪、美观等多个因素来考虑,最终选择了半隶、半魏碑的字体,因为这样的字体相对来说更加的扁平,也就是在这种字体的模式下,“贰”通常写成“貮”(两横在上)。这个“貮”(两横在上)被广泛用在了第二套人民币的二元、二角和二分纸币、硬币中“二”。

文化解读:人民币上的“贰”和“貮”有何不同?为何没统一?

二分钱

第三套人民币的“二”模式,延续了第二套的方法

正是由于第二套人民币在当时流通了很久,影响很大。此后的人民币版本都是按照之前的字体来设定的。以至于咱们现在看到市面上流通的1分的2分的5分硬币还在流通。据说还有专门收购带这个字体贰的硬币。由于50年代发行的貮分硬币时间早,量不大,相对来说收藏价值还是很高的。

文化解读:人民币上的“贰”和“貮”有何不同?为何没统一?

还是有收藏价值的

第四套人民币发行统一为“贰”,分除外

直到第四套人民币的发行,纸币上必须统一上面的贰字。于是除了分之外,其余的统一变成了“贰”。这样的统一也顺应了汉字的简化改革,从而使现在的汉字“贰”占据了主动地位。而其他三种形式的汉字“二”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只是以其他的形式来展现它们的存在。

文化解读:人民币上的“贰”和“貮”有何不同?为何没统一?

第四套人民币的贰元

第五套人民币汉字“贰”:一览众山小

到了1999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的“贰”字,它的地位就可以雄霸天下、一览众山小了,但没有完全统一,因为“貮”分的一直都在,没改变。其实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汉字在使用上都有这个规律,就是统一化、规范化、大众化。现在看这个“贰”字,标准现代字体的简体方式,也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吧。

文化解读:人民币上的“贰”和“貮”有何不同?为何没统一?

贰拾元

结束语:通过本文的介绍主要想跟大家分享:我们的汉字存在就有它的道理。有些汉字现在可能用的很少,或者以后基本不用。但不可否认,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它们都直接地参与了社会的发展,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很多贡献。我们尊重它们,尊重它们曾经做过的贡献,汉字没有糟粕,也没有一个是多余的,只能说我们对它们的认知还不够。

本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shidian.com/cy/2430.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www.yishidian.com/cy/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2013.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www.yishidian.com/cy/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