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日期、风俗、由来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端午节的日期、习俗和起源

端午节的日期

农历五月初五,又叫端阳节,有一个最初的意思,所以端午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是正午月,所以端午节就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编年史》记载,五月初五又叫“端阳节”,因为爬山晒太阳时是盛夏,五月是盛夏,它的第一个下午是晴天。此外,端午节也叫“午节、五一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和汉字文化圈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它最初是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落的图腾祭祀节日。春秋以前,百越之地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赛龙舟的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来,由于战国时期楚国(今湖北)的诗人屈原在那天用一块巨石跳汨罗江自杀,统治者为了树立忠君的爱国标签,就把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在一些地区,还有纪念伍子胥和曹娥的说法。

自古以来,端午节都有划龙舟和吃粽子的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核批准中国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一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的传统习俗。由于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故事传说众多,所以不仅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节日名称,而且各地的风俗也不尽相同。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画像,迎鬼船,下午藏,下午贴叶签,挂菖蒲艾草,游百病,戴香囊,备祭品,赛龙舟,放风筝,竞赛,击球,荡秋千,给孩子泡苦菜麦药,画雄黄,喝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

端午节的日期、风俗、由来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有:

1.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代楚国的人们,不愿让他们的贤臣屈原投河自尽,许多人划船赶去救他们。他们赶到洞庭湖,却不见踪影。此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来纪念它。划龙舟驱散河里的鱼,以免吃了屈原的尸体。比赛过河的习惯盛行于吴越和楚国。

2.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的另一个传统习俗。粽子,又称“粟米”、“桶粽子”。历史悠久,花样繁多。在端午节的早上,家家户户都吃粽子来纪念屈原。通常,粽子是前一天包好,晚上煮,早上吃。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里盛产的嫩芦苇叶做的,部分地区也用竹叶,统称为粽子叶。粽子的传统形态是三角形,一般以内瓤命名。糯米团子叫粽子,米饭里掺小豆的叫小豆团子,掺红枣的叫枣团子,统称糯米团子。枣汤圆谐音“初中”,所以吃的最多,打算读书的孩子吃了能得初中一等奖。过去,进士在参加科举考试的那一天,早上必须吃枣饺子。直到现在,一些家长还要在中学和大学的入学考试日早上给考生包枣子饺子。

3、佩戴香包

孩子们在端午节的时候会戴香包,据说有避邪祛瘟的意思。其实是用来装饰翻领的。香囊里有朱砂、雄黄、香药,四周缠着绸布,香气四溢。然后用五色丝线扣成一串各种形状,小巧可爱。现在它已经成为一种普通的手工艺品。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城市,年轻的男女也用香包来表达他们深深的爱意。

4.挂艾绒

民间有句话叫“清明种柳,端午种艾”。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叶、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扫院子,在门眉处贴菖蒲和艾条,挂在堂屋里。用菖蒲、艾蒿、榴莲、大蒜、龙舟做成人形或老虎形,称为艾仁、艾虎。制成花环和饰物,美丽芬芳,妇女们争相佩戴,以驱除痢疾。端午节也是自古流传下来的“养生节”。这一天,人们扫庭院,挂艾条,挂菖蒲,洒雄黄酒,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采药是中国每个民族的共同习俗。

5.悬挂的铃铛和图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的习俗。在江淮一带,家家户户都挂着铃铛和神像来驱邪。唐开元皇帝从疟疾肆虐的历山回到皇宫。他梦见两个鬼,一大一小。小鬼们穿着没有裤裆的大红裤子,偷了明成祖杨贵妃和玉帝的香囊,在庙里跑来跑去。大鬼穿着蓝色的长袍,戴着蓝色的帽子,抓住小恶魔,挖出他的眼睛,一口吞下。明成祖问时,大鬼说:“我姓钟馗,也就是说,我不擅长武术。我愿意为陛下驱除邪灵。明成祖醒来,疟疾治好了,我就让画师吴道子根据梦中所见,画了一幅钟馗捉鬼的画像,命天下人在端午节贴出来驱邪。

6.挂钱包线和螺栓彩色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臂上缚彩丝,名长生命线,一条为生命延续,一条为用兵,一条为五色,一条为朱索,用兵与鬼,命人不得得病。”

中国古代推崇五色,五色是吉祥的颜色。因此,在节日的清晨,成年人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在手腕、脚踝、脖子上系上五色线。绑线时,禁止小孩说话。五色线不能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第一场大雨或者夏天第一次洗澡的时候扔到河里。据说小孩子穿五色线可以避免蛇和蝎子的伤害;把它扔到河里,意味着河水会把瘟疫和疾病冲走,让孩子们平安健康。

孟长老《东京梦书》卷八记载:端午物件,百绳,艾草花,银样鼓,画得漂亮的扇子,甜甜的糖果,小汤圆,白球。紫苏、菖蒲、木瓜,全部切碎,混以香和药,包在梅子盒里。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起,卖桃、柳、向日葵、蒲叶、佛、佛。第二天,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摆好,摆上五颜六色的水球、茶和酒。他把艾人钉在门上,士人递给他一桌酒席。

陈《年谱》引《年谱》说“端午以红白两色,如一荷包,彩线贯穿,又似一花,或扎或钉于门上,亦谓钱颤”。而另一种“蚬粉钟”:“五日蚬粉用帛,以棉饰之,若数珠。让孩子拿去吸汗。”这些随身包的内容几经变化,从吸汗蚌粉、驱邪符、铜钱、驱虫雄黄粉,到装满香料的香囊,制作日趋精细,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术产品。

还有喝雄黄酒:这种习俗在长江流域的人们中很流行。百病之游:这一习俗盛行于贵州的端午节习俗中。

7.点雄黄酒

雄黄也是药材,据说能杀死各种毒物。因此,在端午节期间,陕西人会将雄黄浸泡在酒中,并将雄黄酒涂抹在孩子的耳朵、鼻子、额头、手腕、脚踝等处。据说这种做法可以养蚊子、蛇、蝎子、蜈蚣、壁虎、蜘蛛等。

本站无法对海量内容真伪性鉴别,请勿相信本站任何号码,邮件,站外网址等信息,如有需要,请自行甄别。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net@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下午12:17
下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下午12:2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