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之抗日猎人(八路军战士与未婚妻约会,一声枪响蹊跷身亡,撕碎荷包成破案线索)

来源头条作者:冀域网

由于历史动荡和现代中国曾经“史无前例”时期,许多地方,历史上遗留的完整的家谱也遭到了摧残。但沙河市十里亭镇下解村任氏家谱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成为沙河家谱少有的奇迹之一。

下解村保留的任氏家谱,记载非常完整。从永乐年间任姓始迁以来至今,任氏的“一祖三宗八门”世系记述详细,从无缺漏。这部新发现的家谱记载,在历史上民国之前,家谱有四次重修,其中隐藏的历史信息十分珍贵,大可补沙河历史的不足。

这部散发着历史气息的古老家谱,内容以楷体书写,字迹工整,笔画劲道流畅,温雅可亲,赏心悦目。虽然这只是一部家族谱,承载的历史十分丰富,有些已经被我们遗忘很久了。

1、永乐移民

家谱的序首先载明:“吾任氏住山西洪铜(桐),自大明永乐年间奉诏迁内地古温州河南岸下解”。下解村的任氏,是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桐县“奉诏”迁居而来的,是移民迁建村,村庄来历非常清楚。

在历史上,明朝初年洪武和永乐时期的大移民,是迄今最近的一次中国人口大迁徙,时间长达半个世纪,规模之大,人口之多,对后来中国的人口分布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

由于自然灾害和元末农民战争,明朝初年,包括今天的河北、河南、山东、安徽以及江苏等广大地区村社皆墟,处处“人力不至,久致荒芜”,“积骸成丘,居民鲜少”,终日之行,“尽是无人之地”。而被王保保占据的山西地区未经兵火,加上逃难避居此地的外来人口,多达403万人,比当时冀豫两省人口总和还多。为尽快恢复经济和人口,朱元璋采纳了苏琦、刘九皋、宋纳等人的奏议,从洪武十四年起开始实行移民政策,从山西向东部平原地区移民,历史记载洪武时期大的移民有10次之多,移民屯田,发展经济,“田野辟,户口增”,国力迅速增长。

但朱元璋崩逝后发生了“靖难之役”,燕王朱棣挥军南下,与朝廷军队在真定和德州一线开展了长达四年的拉锯战争,冀东一带的永平府和冀南顺德府(邢台)、广平府(邯郸)、大名府和山东运河沿线居民纷纷组织起来,帮助**军队抗击燕军南犯,朱棣恼恨成怒,抢掠屠杀甚为严重,“掠真定、顺德、广平、大名”等记载甚众。朱棣胜利后,再次派军队在这一带剿杀,以泄私忿。冀南与山东东部“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几为丘墟焉”。洪武年间经济恢复的成果被一扫而光。

穿越时空之抗日猎人(八路军战士与未婚妻约会,一声枪响蹊跷身亡,撕碎荷包成破案线索)

辞别故土,迁往远方

永乐皇帝医治战争创伤的办法,是仿效他的父亲:从山西移民。山西在这次战争中,仍然置身事外,没有受到牵连。

明初移民有一个共同起点,就是“山西洪铜(桐)大槐树”。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对移民的“大槐树”进行过详细介绍。当时洪桐县有一处建于隋代的寺院广济寺,规模宏大,有三进院落,最外边的院子有一个大广场,中间长有一棵数十米高的千年大槐树,枝繁叶茂,树干粗大,树冠蓊郁,遮天蔽日。出于工作需要,明朝**在寺院设立了一个移民管理机构,把洪桐县及周边府县准备移走的居民集中到这里,统一分给凭照,拨付川资,然后启程东行。这些眼含热泪、背井离乡的移民们,在渐行渐远的路途上回望故乡时,最后只看到了广济寺大院中那棵高高的大槐树和栖憩在树冠上的一个个老鸹窝。这就是广泛流传的那句歌谣的来历:“我的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桐大槐树!我的故乡叫什么,大槐树上老鸹窝!”

与洪武时期的侧重于无地和少地的移民相比,永乐皇帝移民更多地带有强制的性质。一方面他要填䃼“靖难之役”造成的人口缺失,另一方面要迁都北京,充实首都及京畿地区。所以永乐初年的移民更显得迫切。任氏族谱的序言,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事实。

穿越时空之抗日猎人(八路军战士与未婚妻约会,一声枪响蹊跷身亡,撕碎荷包成破案线索)

永乐皇帝

任氏始祖任泰是“奉诏”迁来的,握有**发给的凭照川资。他来到这里时,但见周边“此处民稀地荒,平野之间无非蓬蒿萋萋,荆棘森森,一望慢慢(漫漫)寒烟而已。” 当时这个村庄“房屋尽坏存身危难,惟营穴而居。”这里是原来就是一个村庄,他们到县衙报到,被分派到这里时,就叫下解村。只是村庄房屋倾圮,无法居住,被迫“营穴”- -打个地洞栖身。《明史》记载,永乐年间大的移民有8次,时间从永乐二年到永乐十五年,这些记载表明,下解村任氏先祖是在永乐初年移来的,否则下解村当时不可能荒芜如此。

2、刘六刘七暴动

《任氏家谱》序中言,任氏迁居下解村后数十年后,创设了家谱,以纪世代,序昭穆,明长幼。但“五六世间,经兵火,将谱毁焚坏”,于是他们开始了第一次重修家谱。

明朝自建立后百有余年,华北有三次兵火纷扰,第一次为“靖难之役”,属内战。前面已叙,不赘述。第二次是“土木堡之变”,京师被围,属外敌入侵,赖于谦力撑危局,击退蒙古瓦剌部也先的大军,方转危为安,使大明没有成为第二个南宋,时间在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第三次霸州刘六刘七暴动,时在正德五年到七年(公元1510年~1512年)。综合分析,任氏家谱所遭“兵火”,当在刘六刘七暴动之时。年代与世辈都能对的上,断不是偶然的巧合。

穿越时空之抗日猎人(八路军战士与未婚妻约会,一声枪响蹊跷身亡,撕碎荷包成破案线索)

“靖难之役”示意图

因为“靖难之役”时任氏尚未从洪桐迁居沙河下解,“土木堡之变”以及随后的北京被围,战争波及范围在大同、怀来(土木堡在怀来)、易县(也先从紫荆关破长城围北京)、良乡、昌平、密云和滦平(从金山岭、司马台与古北口长城退回北方),保定以南地区未经此次兵燹。只有正德年间的刘六刘七暴动,历时三年之久,兵连祸及,冀南各县罹难尤深,沙河深受其害,《沙河县志》中也有相关记载。但兵锋摧及县城西边的下解村,只有这本家谱有所反映。

霸州刘六刘七起事,《明史》称为“流贼”,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称其为“河北盗”,建国后誉为“起义”,中国有个成语“流里流气”来自于这哥俩。从实际看,谷应泰的叫法应该是最准确的。但他们成为盗,有两个原因,一是因“马政之恶”,倾家荡产。永乐皇帝迁都北京,把原来施行于江南的马政推广于北方,包括邢台沙河、霸州文安在内的许多州县都有专门的土地和“马户”,为朝廷养马。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马户们不能完成朝廷下达的马匹繁殖训练任务,这时就要变卖家产,甚至卖妻鬻子给予赔偿,最后逃跑落草为寇,成为当时著名的“响马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皇朝马政记》。刘六刘七就是破落的马户,但他们熟悉马匹,善骑射,娴弓矢,胆力绝伦,勇悍健斗,在这伙响马中颇有威信。二是太监之祸。明朝的太监干政,在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唐朝,这是中国封建专制政体的的一个痼疾。文安县是当时中国出太监最多的地方,有皇帝近臣的优势,骄横恣肆,利用权势擅权纳贿,疯狂兼并土地,在文安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出逃的马户和失地的流民组成的盗寇,常常拿抢来的钱财孝敬太监,寻求庇护,互结同盟,在这些太监的干扰下,“河北盗”们屡打不止,愈来愈多。《明史纪事本末》载,这些大盗们通过宦官,任意出入皇宫,竟能到正德皇帝的“豹房”看皇上“蹴踘”。正德四年和五年,明廷施行高压政策缉盗时,刘**刘七选择归附,要求自首免罪,宦官张忠等索贿数万两,二人计无所出,家破人亡,於正德五年十月铤而走险,公开反叛,投奔山东的武装盗贼白英。六年正月,他们攻破安肃县(今徐水)城,救出被捕的同伙齐彦名,穷苦百姓群起响应,“旬日之间,众至数千”,畿南州县立即糜烂,局势失控。

穿越时空之抗日猎人(八路军战士与未婚妻约会,一声枪响蹊跷身亡,撕碎荷包成破案线索)

明武宗正德皇帝

许多时候认真研读文献,会克服教科书上的笼统印象。起事之初,刘六刘七把部众分为两股,自带一股,杨虎赵鐩一股,采取流动作战的方针,往来奔突,互相策应,令平叛的京营官军疲于奔命。他们遇坚城不攻,专打那些设防虚弱的州县,在冀南和鲁豫交界地带大肆杀掠,“恣肆杀掠”、“屠戮甚惨”时常出现,远不是“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在这一年中,由于中原“承平日久,民不知兵,郡县望风奔溃”,加以京营无能,明廷决定调大同宣府长城驻和关外辽东边军入内地平叛,沙河在此过程中受到了一次兵火之灾,在沙河也留下了痕迹。

穿越时空之抗日猎人(八路军战士与未婚妻约会,一声枪响蹊跷身亡,撕碎荷包成破案线索)

刘六刘七在河北活动

当年夏五月,兵部尚书何鑑上奏议各州县修城浚隍,令“乡村镇店结伍立寨”,正德皇帝照准施行,沙河册井村於此时组织修建了寨墙和四门。当年十二月,在明朝北部边防军的打击下,刘六刘七率军从霸州西窜,“掠新城、雄县、定兴、安肃、易州、涞水而南,破高阳、蠡县、博野、容城、深泽、束鹿,觇知祁州(宁晋)有备,乃迂道竟攻临城、高邑、成安、饶阳,由真定掠赵州、安平,直抵晋州、藁城、柏乡、内丘、南和、衡水等处”。《沙河县志·义烈》一节载,沙河县城东南辛寨杜村一带被残,生员王得时杀贼数人,贼遂捕获王得时之女王玉梅,王玉梅大骂不止,被贼人斩为数段。事后顺德府上奏朝廷,为王玉梅建祠纪念。

下解村的家谱,也在这次劫难中被焚毁。家谱中没有叙述县城西部人员财产损失情形,只说家谱被焚,后来予以重修。保存了这一段沉痛的历史。

刘六刘七后来建立了纲领,制定了方略,但为时已晚,他们在北部边防军与南部湖广驻军的南北夹击下,正德七年八月,“河北盗”们最终在江苏南通的狼山被围歼。三年之中,这场暴乱使冀鲁豫苏鄂中原腹地生灵涂炭,损失惨重,两京震动,天下骚然,明朝政治经济军事上腐朽之状一览无余。谷应泰详细记述了暴动的全过程,沉痛地总结了经验教训,指出当时敝政连绵,酿成祸端,“事发于中宫,祸成于庸帅”,“聚天下之全力,扑穷途之逋寇,犹莫不水战火攻,矢穷弦绝”,使“五省生灵,鱼糜肉烂,悲夫!”

3、沙河的寿官

家谱中明确记载,任氏三世和四世有三位“寿官”,为沙河明代之仅见,填补了沙河历史的一项空白。

寿官是明代才出现的一种官名,按照明代的制度,寿官是一个虚职,一种荣誉,奖励那些“德行着闻,为乡里所敬服者”。寿官只发给官帽和官服,没有爵位。史载有明一代,三百年中只授过十九次,在皇帝颁发恩诏时才得以赐给。

穿越时空之抗日猎人(八路军战士与未婚妻约会,一声枪响蹊跷身亡,撕碎荷包成破案线索)

家谱中的寿官:三世任亮

根据典籍,我们知道能够被皇帝赐封为寿官,需要几个“硬件”条件,一是年龄较大,是个寿星。二是品行高洁,为乡里所推服。即使年寿不及规定,也有成为寿官的机会。三是有“恩诏”颁布,比如新皇登基,册立皇太子等,赐予平民“年高德劭”者寿官的殊荣,以示国泰民安,天下祥和。

寿官制度起源于明英宗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说起来明英宗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明英宗朱祁镇,永乐皇帝之孙宣德皇帝的嫡长子,是明朝历史上经历最曲折、争议极大、也最具人格魅力的皇帝。作为嫡长子,九岁时父亲朱瞻基崩逝,他成为一名少年天子,年号正统。由于“长于深宫之中、妇人之手”,他对从小看护自己长大的“玩伴”- -太监王振言听计从,从此宦官干政成为明朝政治的一大特色。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内犯,在王振的怂恿下,他率五十万明军“御驾亲征”,在怀来县土木堡被蒙古瓦剌大军击败,全军覆没,自己也成为俘虏。但他以超稳的心态、高贵的气质,在茫茫草原不仅保持了一国之君的尊严,还赢取了敌人的普遍尊重,一年后顺利回国。

回到北京,他被弟弟景泰帝软禁在“南宫”,尊为太上皇,与失明的钱皇后相濡以沬,怡然相处。在弟弟的严密监视下,他形同囚徒,却心态坦然,与妻子说话散步,得空则秉笔读书,显示了超强的心理素质。

可是他的弟弟景泰皇帝朱祁钰身体每况愈下,1457年正月一病不起,一股异样的诡异气氛,裹携着阴谋与徼幸在北京上空漂荡。正月十六夜,在将军石享和大臣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人密谋组织下,他们撞破南宫,奉迎“太上皇”回紫禁城,成功复辟,明英宗第二次即位称帝,这就是明史上著名的“夺门之变”。朱祁镇成为明朝历史上仅有的两度登基的皇帝。

作为皇帝明英宗是失败的,他有两大历史污点,一是发生“土木堡之变”,明朝几乎亡国。二是复辟之后,冤杀了力挽狂澜拯救国家于危难的于谦,在治国理政上,乏善可陈。

但作为一个人,他无疑是成功的,他的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比如他下诏,废除了残无人道的嫔妃殉葬制度。还有就是制定了寿官制度,倡导尊老敬贤。

其实,寿官制度设立的缘由,明英宗是为了孝敬自己的母亲,并下诏恩达全国的。

天顺二年正月,明英宗突破祖制,为自己的母亲孙若微加上一个徽号“圣烈慈寿皇太后”,下发诏书,通告全国。史称“明兴,宫闱徽号亦自此始”。

他的母亲孙太后,山东邹平人,父亲孙忠是河南永城县主簿。永乐皇帝的孙子朱瞻基的外祖母也是永城县人,与孙忠一家来往密切,喜欢上了他们面容姣好、聪明伶俐的女儿。当永乐皇帝为爱孙选妃时,他的外祖母把这位美丽的少女也带进了宫。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册封胡氏为皇太子妃,孙氏成为皇太子嫔。1425年朱瞻基即位,册封胡氏为皇后,孙氏为皇贵妃。

但孙贵妃是个极有心机的美人,她诞下一位皇子朱祁镇,巩固了自己的位置,而且迎合宣德皇帝的喜好,将皇上的恩宠牢牢地引向自己,让皇上也赐给自己一枚金宝(金印),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事(除了皇后只有金册没有金宝),此举在某种程度上使自己有了与皇后一样的待遇。《明史》载“贵妃有宝自此始”。后来,她再接再厉,促使皇帝废了胡后,自己登上了皇后的宝座。

贵妃赐金宝与废掉皇后,都是明代破天荒的事,在她身上完成了。

“土木之变”朱祁镇被俘,国家需要长君,大臣请求立朱祁钰,但由于不是他的亲儿子,所以她极不情愿,要求立亲孙子朱见深为太子作为交换条件才得以实施。这也是她与以于谦为首的大臣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夺门之变”前,徐有贞首先得到了她的同意,石享等拿到了她的谕旨,使这场**有了合法依据,皇帝的位置又回到了自己儿子身上,于谦等人也付出了血的代价。

她不愿意去想,如果不是于谦,她也可能与儿子一样,成为也先的俘虏,大明帝国会成为另一个南宋。臣下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的巨大贡献,在她的个人利益面前,完全不值一提。

明英宗对母亲的感激是不言而喻的,于是复辟之后,为母亲上了一个尊号,又开创了明朝为皇后上徽号的先例。

为示天下同庆,于是明英宗正月二十二日下恩旨,颁行优老之政:

军民之间有年八十以上,不分男女,有司给绢一匹、绵一折、米一石、肉十折;九十以上回倍给予;男子百岁,加与冠带,以荣终身;年七十以上,许一丁侍养,免其杂泛差役,无丁之家,有司时加存恤,勿令失所

。等等,这就是明代的寿官的来历。

明英宗由已及人,恩泽天下,并成为制度,也大可称赞。

天顺八年正月,明英宗崩,太子朱见深即位,这就是成化皇帝。他颁发的即位诏书上,还有恩赐“寿官”的内容:“

凡民间年七十以上,免一丁差役,有司每岁给与酒十瓶、肉十斤;八十以上者,加与绵二斤、布二匹;九十以上者,给与冠带,每岁设宴待一次;百岁以上者,给与板木。

”这是明代的第二次恩赐寿官。

成化十一年十一月癸丑,他册立皇太子,在诏书同样增加了寿官的内容,诏告全国:“

军民之间有年八十以上者,不分男妇,有司给与绢一匹、绵一斤、米一石、肉十斤;九十以上者,倍之。其八十以上,为乡里所敬服者,有司勘实,加以冠带,以荣终身。

从此寿官制度的方式和内容成为体例。

这是明代的第三次恩赐寿官。根据时间推测,笔者认为,下解村的家谱上的寿官“三世任亮”,最早应该是在弘治五年(1492年)被选拔恩赐的。这一年弘治皇帝册立皇太子,一方面,三世任亮年龄较高,另外或有“德行著闻”,有善行义举,为乡里县里所重,所以才被筛选上报。任亮是任泰次子任励的第四个儿子,家谱中没有说明他被恩赐为寿官的原因。根据专家考证,当时全国每个县,寿官名额不得超过四人,任亮能被选上,是下解任氏家族莫大的荣耀。

可是更大的荣耀出现在下一代身上。家谱中记载,第四世有任棟、任相俩人都被赐予“寿官”的称号。这一次应该是弘治十八年(1505年)八月,明武宗为他的母亲上尊号,同时赐天下耆老寿官。在名额极少,条件严格的情况下,一个家族有两人被同时选上,可知当时下解任氏在沙河县的影响力。

非常可惜,家谱没有记载他们的寿数,皇帝赐的寿官牌也没有保存下来。但家谱中寿官的记载,填补了沙河在这一方面的空白,也弥足珍贵。

成化二十三年八月,明宪宗去世,他的儿子朱祐樘即位,是为弘治皇帝。1505年,弘治皇帝的儿子正德皇帝朱厚照即位,他在任期间,发生了刘六刘七暴乱。此时下解村任氏迁居沙河“营穴而居”恰好百年,任氏家谱中就出现了“家谱被兵火所焚”记载。明朝初期的这些史实在家谱中都得到了真切反映,是明朝百年历史在沙河的真实注脚!

真可谓:“沙河任氏家谱,明朝百年有征”!

穿越时空之抗日猎人(八路军战士与未婚妻约会,一声枪响蹊跷身亡,撕碎荷包成破案线索)

作者简介:

李军兴,1965年3月生,沙河市人,毕业于河北大学哲学系。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湡水诗社会员。自幼酷爱历史,研究典籍,诵吟词赋,长于思考,喜写历史地理和哲理思想性文章,兼写诗词。

本站无法对海量内容真伪性鉴别,请勿相信本站任何号码,邮件,站外网址等信息,如有需要,请自行甄别。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net@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2月3日 上午11:27
下一篇 2023年2月3日 上午11: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