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江湖意境的一句诗词(5句拥有江湖气的绝美诗词,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太有才了)

来源头条作者:顺德美育

行走在岁月的小巷,听风,读雨,夜色空寂,一切烟云,皆会慢慢散去,光阴眷顾,你我默默相依,慢慢行走,一起遇见容桂之桂洲。

桂洲,其渊源可追溯至宋代,开村时名位长宁乡,隶属于南海县。到明朝景泰之年(公元1452年)编建顺德县之时,编入其中,称桂洲堡。至于“桂洲”二字的由来,就有以下的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扶宁岗之上有桂花之株,枝叶茂盛,开花之时芬芳四野,故以“桂花”名之。又加上地处水乡,地理特点使是“洲”,所以就有“桂花之洲”一名。

祖先们于此地辛苦经营,遗下了不少有价值的人文占迹。它们虽不能与长城、故宫相提并论,但却充分显露了祖先们的卓越才干和本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的水乡有如此一个特色,可以用“近海地,多拜神”来形容,容桂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水乡,所以关于宗教的占遗迹也着实不少的。

最有江湖意境的一句诗词(5句拥有江湖气的绝美诗词,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太有才了)

特别鸣谢

最有江湖意境的一句诗词(5句拥有江湖气的绝美诗词,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太有才了)

最有江湖意境的一句诗词(5句拥有江湖气的绝美诗词,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太有才了)

徒步路线图

2019年1月26日下午1:30分集中1:45分出发

集中地点:老山羊作文教室

(红旗细涌路一街10号)

准备:帽子、水杯、笔、纸、毛巾、休闲服装等

特别提示:

关注公众号,转发朋友圈

本次徒步采风活动,属于公益活动,参与就默认了家长以及孩子自行承担徒步过程中的任何风险。

老山羊作文教室——地藏王宫——先达旧址(桂洲商业中心)——狮山公园——大神庙——四基古桥——牛归古巷——老山羊作文工作室

轻轻走过,

悄悄看过,

无意瞥一眼惊鸿的颜色,

随着巷口的老猫湮没在无声中,

爱这巷,

爱这楼阁,

爱这古桥

爱这轻缓的脚步,

落在石板上的踢踏,

喜欢看你曾经的身影,

目光牵着你的笑,你的荣光

飞洒的柳絮勾勒你的轮廓,

在茫茫烟波中,

你留下残红染了桂花,

在渺渺云雾中。

地藏王宫:

红旗十一王府(地藏王宫)一起了解龙舟,龙舟:每条龙舟都有着严格的分类,配合不同的含义而有着不同的装扮。最大的龙舟长31米,被称为大龙,棚面也就是罗伞、彩旗等的颜色以金黄色为主,一只御龙棚面以荧光绿色装扮为主,一只纯阳龙则是蓝色,还有一只老杉龙,因用杉木打造而得名,棚面有红、黄、蓝三种颜色,凤艇则是橙色,可谓五彩斑斓。凤艇:十一王府的凤艇也是颇具特色的一只凤艇,通常情况下,凤艇都只有十八九米,但他们的凤艇长达21.88米,可以容纳35人,是容桂最长的一只凤艇。

最有江湖意境的一句诗词(5句拥有江湖气的绝美诗词,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太有才了)

狮山公园

在容桂十景当中,最不为人知的恐怕就是“青宵远眺”了。

花溪公园的背后有一座小山,名叫狮山,狮山之上绿树丛中有一座青霄阁,阁高三层,几个金黄色的瓦顶,互相呼应,勾心翘角,三层的亭楼高昂通透。

“青宵远眺”这个容桂十景指的就是这里。青霄阁位于狮山之南,巍然耸立,气势雄伟。

容桂地势低平,山丘不多,狮山虽然不高,但仍然是容桂最高的山之一。不管是登临千次的本地人或初登的客人都会有一番感受。

展望狮山绿树如海,春浪翩翻到眼,山上松柏亭台楼榭忽隐忽现,丝竹声、嘻笑声、鸟叫声随风入耳,方圆数十里。

在以前,每到重阳节,登楼揽胜的人上万成千,每岁中秋节前后,容桂的文人雅士便相聚楼中,吟诗作赋,书写放歌,已成佳话。

可惜,青宵阁由于安全原因已经被封住,人们再不能登上高楼,一睹容桂的大美景色了。

最有江湖意境的一句诗词(5句拥有江湖气的绝美诗词,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太有才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绿箩古洞现蛇精

青霄阁之下,狮山之端,历史上也曾有“绿萝洞蛇精显灵”美丽的传说!

绿萝洞原址在桂洲外村狮山之下东南角,即原桂馨街中心小学后面,至今桂馨也有“绿萝洞巷”的存在。

桂洲开村之时,这里已有一个古洞(绿萝洞),洞口如一般井口大,但深不可测。若投小石于洞中,则叮当之声不绝,人称“奇迹!据说很久以前住着一黑蛇精,这黑蛇精已修炼多年。一日,黑蛇精算出自己不久将逢五百年一次大劫,便不食不睡,想出了一个逃劫的办法。

某日早上,桂洲的乡贤公看到一农民手提一布袋,带着一阵阴风经过,问过才得知是一条大黑蛇,于是花了十两银子买下,让农民拿布袋进后花园中,将蛇放出,那蛇绕园一周,然后向乡贤公叩了首,窜出园外,遁如绿箩洞中,不见踪影。

原来乡贤公昨夜睡觉时,见一蛇精上门托梦,请他裁住手拿布袋,身带一阵阴风的农民,将他袋里的蛇买下,帮他逃过一劫,将来必有重报。

后来黑蛇精果然不食言,在沙头南涌帮替乡贤公找了一块牛眠宝地,名叫“玄武大庙”,而且乡贤公死后,每年的清明,蛇精都到那坟地扫墓,乡贤公的孙辈,五男一婿,同榜中式。当时人称:“五子六登科”,而且自此以后一代传一代,科举都十分顺利。

到了光绪末年废科举,兴学校,最后一次科举中,桂洲很多人参加考试,中式的人特别多。当中式者返乡谒祖,并在乡中演戏庆贺时突然有人看见一黑蛇从绿箩洞中飞出,绕戏棚两匝,然后腾飞而出,不见踪影,此后黑蛇精再也不现形了。

以狮山为中心,这里已经被开辟为狮山公园,是名副其实的原生态气息城镇中的“绿肺”。

在容桂大道中边的花溪公园,沿着狮山前路直走,不到四百米的路程,便走到了狮山公园。

狮山公园以“百步级”著称,刚走进公园的牌坊,便能看到沿着小山一路向上,架着一个上百级的石板“天梯”。

狮山虽然不高,但一口气爬上最顶层,仍然要费好多力气。

最有江湖意境的一句诗词(5句拥有江湖气的绝美诗词,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太有才了)

“百步级”的存在,也让好多上山的人们望而却步,转而去走一条蜿蜒向上的山路。

登山的过程,也是一个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沿着山路一直走,四周全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林,人在其间行走,就像是游走在绿色的海洋中一般。

山上花木亭台,融为一景,极饶情趣。山下新辟花溪公园,榕阴桂影,葵雨荷风,颇具特色。

路边也是繁花似锦,张开笑脸,迎接人们的到来。

绿树成荫、气候宜人、冬无寒冻、夏无酷热,这样的一个负离子爆表的地方,使得每天前来这里锻炼的市民不断,大家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着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很多年前,狮山还是一个草木丛生,猛兽出没的小山丘,能开辟为现在的狮山公园,与慈善家胡锦超先生密切相关。

石狮上题写着“胡锦超先生捐建”

胡锦超是顺德容桂外村朝南社人,胡锦超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顺德联谊总会永远名誉会长,顺德荣誉市民,佛山市荣誉市民。

自1984年以来,对容桂教育、医疗、敬老爱幼等福利事业建设及保护历史文物鼎力支持,共捐赠数千万港元。先后捐建项目有胡锦超职业技术学校、桂洲中学、桂洲小学、桂堂小学、桂洲医院、狮山公园、松柏康乐中心等。

如今,公园愈发充满生机,数不清的石狮子们在容桂这山岗之上,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

大神庙

在容桂外村狮山东麓有一所庙宇,它隐藏在小巷民居之中,蕴藏了400多年的福泽,庇佑着勤劳纯朴的容桂人,它就是供奉着北帝的真武庙,容桂人民又称之为“大神庙”。民间俗称的北帝,全衔是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其信仰源于古代对星辰的崇拜。古时将28宿分为四方: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北帝就是镇护北方之神,主司风雨。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祷雨济旱是国之大事,故此颇为“鱼米之乡”的顺德民间重视和信仰。

这一座占地400多平方米的大神庙不仅寄寓了人们多年来的希望和神思,几乎每一砖每一瓦都有一个故事,我们不妨停下匆忙的脚步,聆听大神庙对我们的深情诉说。

最有江湖意境的一句诗词(5句拥有江湖气的绝美诗词,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太有才了)

大神庙

大神庙的始建年代已经无法考究,但据现存重修碑记所载,大神庙在明朝正德年间圮毁,神像被人闲置在狮山山麓,无人过问。在万历辛已(1581年)春神诞日的那天,原来的庙址上空突现红云,祥光普照,恍现龟蛇,依稀是玄武神的身影,村民们纷纷称奇,围集议论。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第二天就有人说昨夜北帝报梦,告诫民众们要诚心向善,改过自身,多作好事,必有好报。这样一来一传十,十传百,附近村民便纷纷信服,凡遇水、旱、盗、疾等事即到原址求神问卜,多有灵验。于是人们就认为这是神“不弃海滨士庶”(原址在花溪河边)愿居原庙,“以永锡福于民”。当地的土豪乡亲禀告郡邑长官,获准在原地重建神庙。远近的善男信女知道后,纷纷捐钱兴建。3年后,真武庙建成,便迎神入祀,这就成了现在的大神庙。

大神庙重建于明万历九年,清康熙、嘉庆年间亦有修葺。1989年,港澳同胞胡锦超先生为保护桑梓文物,捐资重修,现在庙宇建筑已基本恢复旧貌。该神庙坐西向东,其建筑为三进两廊,前座为重檐歇山式建筑,中座和后座为硬山顶式。

跛脚神牛

大神庙的前座重檐由连锁式木雕莲瓣所构成的大型莲花托支撑,古朴别致。有广目、增长、多闻和持……天王分立两旁,穿过门楼就是方阶天井,天井后面是中座北极殿,殿上供奉着30多位元帅,大殿神坛左面之处有一铁牛蹲于地上。传说庙内原有两只铁牛,其中一只闻知里村古巷有一灵草,为吸取灵芝仙气,遁出神庙,匿于古巷之中,昼隐夜现。因而此巷每到深夜时分,“笃笃”的牛蹄声便传入居民之耳,而此巷便称为牛归古巷。

后来,英美烟草公司的推销员看中了那棵灵芝,灵芝的主人误认为他看中的是装灵芝的花盆。便拿着花盆到河边洗刷。正当一手拔走灵芝之时,一只大黑牛从天而降,嘴含灵芝遁到河里去了。那只牛后来跑到中山,化成今天的牛岗。而另外一只铁牛,因为北帝恐防它逃跑,便打跛了它的腿。此牛在文革中遭受毁坏,现在两只铁牛所在的位置变成两只石狮子,而乡民为纪念神牛,重新打造了一只铁牛放置神坛之旁。

灯芯桥

中座北极殿后隔一水池就是供奉着北帝神像的后座玉虚宫殿。传说池中有暗渠通外河,池内养着数条鱼鳖,以前曾饲养过一条重达140多斤的大鳖,1958年时被县动物公园取走陈列。

水池上方横跨一条宽约半尺的拱型石条,因桥面之窄人称“灯芯桥”,又名“誓愿桥”。据说当时乡亲父老间有矛盾纠纷时,又或者含冤莫白时,为表清白,可在起誓后步行过灯芯桥。如心中有愧者,必定跌落池中,被大鳖咬死,反之则能平安到达。如今社会文明,心中有冤早已不需用此种方式验证了。为了安全起见,工作人员已把灯芯桥的出入口封住。

牛归古巷

牛归古巷,就隐藏在翠竹岗下里村繁华背后曲曲折折幽幽深深的巷道之中。

作为曾经的桂洲八景之一,牛归古巷有一段广为人知的传说:相传里村古巷长有一灵草,桂洲大神庙内有只铁牛为吸取灵芝仙气,遁出神庙昼隐夜现于古巷之中。夜深人静之时,牛蹄敲击巷道的“笃笃”声便不绝于耳,这便是牛归古巷的来历了。

顺德的城中村,交错纵横着无数的巷道,置身其中仿若迷宫,但几乎都是水泥铺就,像牛归古巷这样用大石条横铺的石板巷道,现今已寥寥无几。牛归古巷是否引得神牛来无从考究,但若有水牛走在古巷横铺的大石条上,那浑厚的牛蹄敲击声肯定是铿锵而有力的。

最有江湖意境的一句诗词(5句拥有江湖气的绝美诗词,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太有才了)

岑光樾故居墙头屋瓦荒草萋萋,然屋檐下砖墙却饰有精美的灰塑图案

昏黄的路灯映照略显暗淡的牛归古巷石道,两旁有许多上了年纪的建筑砖墙,上面长着的苔藓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瘢痕。昏暗中偶尔有摩托车或单车在古巷穿梭,光着膀子的男人大大咧咧吹着小调,出租屋内的小方桌围着一桌人在吃晚饭,流行音乐从各种窗户、门缝争相钻出,人们操着各种方言口音训斥小孩……

行进古巷约20米,有一中等规模砖瓦古宅,墙头屋瓦荒草萋萋,然屋檐下砖墙却饰有精美的灰塑图案,虽经岁月风吹雨打的侵蚀,仍难掩其风华雅丽——这便是牛归古巷岑光樾太史的故居。与周遭后建的钢筋混泥土居民楼房相比,太史第除了占地面积颇见规模外,显得低矮陈旧。这座太史第古宅的砖墙,甚至没有经过任何粉刷,夜色掩映之下,愈见其沧桑朴拙。

最有江湖意境的一句诗词(5句拥有江湖气的绝美诗词,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太有才了)

史料记载,生于光绪二年的岑光樾,其出生地便是这牛归古巷的祖居。岑光樾29岁之前的大部分时间均在此渡过,年少受业启蒙,弱冠结婚科考,长子公燧出生等均在此。光绪三十年中进士后,岑光樾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三十二年,奉派日本政法大学留学,卒业归国后授翰林院编修、通议大夫等。民国成立后,岑光樾曾在乡中开设塾馆,1925年应赖焕文太史之邀,到香港成达书堂讲学;1945年返乡,在芥舟祖祠设帐授徒,1947年再到香港,并直至1960年在港病逝。

岑光樾是佛山科考出身的最后一位翰林,不过眼前这栋古宅却找不到半点翰林太史第的痕迹,据此推测,古宅应是岑光樾先辈所建。桂洲里村岑氏是当地望族,岑氏一门英才辈出,而岑光樾的父亲岑雯及叔父亦是当时名绅,其宅第与一般民居自不能相提并论。

岑光樾故居靠巷口的第一道门外面装着一扇老式推拉铁门,里面是两扇古旧的木门,一束昏黄的灯光从门缝漏出。门口停放着一辆摩拜共享单车,想必里面住有外地租户。我尝试用手机摄影,暗夜中,贴有反光荧的共享单车车轮折射出两个耀目的光圈,与斑驳的太史第砖墙及古巷形成历史与现代的奇妙组合,却无半点突兀感。

沿古巷往前再走数米,故居又开有一门,此门明显经过改制,且与普通民居的铁门并无二致,里面是否住着岑家后人不得而知。然除此门稍有改动外,故居基本保留原貌,靠翠竹岗那头的一面墙上,还留有旧时的陶制花窗,黑漆漆影影绰绰有点神秘。

行走在古巷,常有时空交错碰撞的幻觉,脚下朗润的白色条石巷道,岑雯走过,岑光樾走过,岑仲勉走过,岑学吕走过,无数不知名的人们走过,大神庙那头吸取灵芝仙气的神牛也走过……古巷依旧,太史第依旧,那些朗朗的读书声及先贤的传奇点滴,却只能在风中找寻了。

四基古桥

四基古桥

 前言:到顺德不看古桥,就如同到北京不去长城,终究是一种难摄其文化神髓的遗憾。因为那是一个文化符号,也是一种艺术享受,更是一段历史见证。每座古桥都有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传说,它们都已化作乡人心中永不消散的彩虹。顺德城市网将推出“古桥”系列报道,为您掀开各镇街古桥的面纱,回望那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动人故事。

花洲第一桥

岭南水乡,桥是标志。似一道道彩虹,水乡古桥装点着岭南的城镇和乡村,说起容桂的古桥,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必然是位于容里的“树生桥”了。但你知道顺德最早的梁式单孔石桥——洛阳桥,其实也在容桂吗?以及已有500多年历史花洲第一桥和“匀平凭石质,秀巧赖天工”美誉的秀桥,这些古桥都在容桂四基,一个被称作顺德古桥博物馆的地方。

四基开村于南宋,因其原属零碎沼泽之地,四边带水,古称“泗基”。四基河涌众多桥梁也颇多,横跨织窝涌上,这桥能看到那桥,桥中有桥,桥桥相连,已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每一座古桥,不仅连接了河岸两端,也将古往今昔连在了一起。

最有江湖意境的一句诗词(5句拥有江湖气的绝美诗词,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太有才了)

洛阳桥是顺德最早的梁式单孔石桥,长15.1米,宽2.85米,俗称石拱桥。架在织窝涌上,桥为岑国英建,建于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咸丰《顺德县志》:明弘治丙辰年岑兰契重修,后又重修,在桥脚一民居内可见碑志,但字迹斑驳,仅“正德中”三字清晰。桥上的石级稍斜,菱形防滑花纹已被磨平,两边护栏高约25厘米。1998年12月21日公布为顺德市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桥

沿着织窝涌往北走,在叶地长塘巷尾有一座素雅清秀的石拱桥秀桥,该桥有“匀平凭石质,秀巧赖天工”的美称。当地老人说,民国初年在香港经商的叶渭泉(又名叶超)继母一人经过此桥,因桥身震动而脚软不能行,数年后,其继母去世,而她最放心不下的是秀桥。叶便依继母所嘱咐,和乡亲们重修秀桥。

而行至河涌的出海口,可以看到顺德极具历史意义、始建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的“花洲第一桥”。该桥南面建有闸门,两边筑有鸡翼墙,上有炮眼。据记载,花洲第一桥已有500多年历史。古代桂洲(也叫花洲)因河涌阻隔,人们来往桂洲,多数乘船沿德胜海到北便涌口上岸,那时的上涌闸涌口附近设旅舍、商店,是人们出入桂洲的唯一要道,此桥便是人们进入桂洲跨过的第一座桥。桥头建有四柱牌坊,嵌“花洲第一桥”红石古匾于其上,石桥虽经多次重修,而南北通衢犹存。

最有江湖意境的一句诗词(5句拥有江湖气的绝美诗词,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太有才了)

秀桥

它们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它们敦厚朴实、造型简洁实用,它们不但是这座城市几百年来风云变幻的见证者,也是容桂发展的忠实记录者。有四基村民表示,但愿残存的古石桥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成为穿越时光隧道的人文风景。 

位长塘巷尾,横跨织窝涌。此桥清代早期已有,是用红石筑成的单孔拱桥,桥顶之石仅宽1米,后因年久失修,杂草丛生,桥身出现裂缝,成了危桥。

民国初年,在香港经商的叶渭泉(又名叶超)继母经过此桥,因桥身震动而脚软不能行,数年后,继母去世,而她最放心不下的是秀桥。叶渭泉于是依继母所嘱咐,和乡亲们重修秀桥。经历半年,民国八年(1919年)春月竣工。新建成的秀桥花岗岩砌成,坡度较小,方便行人,桥约长21.7米,桥面宽约2.34米,高5.2米,单孔,护栏分段处带球形装饰的栏柱。观之秀美雅致,成为名副其实的秀桥。

有诗为证:

蕉林间竹丛,桥在画图中。

叶映花容淡,波摇日影红。

匀平凭石质,秀巧赖天工。

一曲水成韵,雕栏倚老翁。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本站无法对海量内容真伪性鉴别,请勿相信本站任何号码,邮件,站外网址等信息,如有需要,请自行甄别。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net@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2月6日 上午11:13
下一篇 2023年2月6日 上午11:1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