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商业巨才李嘉诚)

提到李嘉诚,很多人都会把他跟“首富”这个词联系在一起,但要是说他是企业家,那估计不少人都要站出来反对了。在赚钱方面,李嘉诚的能力毋庸置疑,不过在舆论方面,他似乎从来都没占到过什么优势。最近一段时间,李嘉诚的新动作再次引起了众人的关注,这让他又一次成为了舆论的焦点。大家为何如此关注李嘉诚?又为何对他有如此大的成见?

国内当过首富的人也不少,似乎只有李嘉诚身上的黑点最多,大家之所以不待见他,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b3820541e6224e85b947b280132788d8

第一、一手打造了“公摊面积”。现在买房,大家都会有一个苦恼,那就是公摊面积的问题。其实以前买房是没有这个问题的,就比如80年代的小区,房产证上写多少平,实际使用面积就是多少平,一点都不虚。但是现在买套房,起码有10%~ 15%都是公摊面积。在高房价的压力之下,购房者还要承受这份苦,大家自然会对背后的“创始人”有怨言了。虽然公摊面积诞生之后,购房者多花了很多钱,但是开发商却乐坏了,像李嘉诚这样的大开发商,那简直就是大赚特赚,所以这哪里是什么企业家,妥妥的资本家嘴脸。

虽然后来李嘉诚从内地市场退出了,但却把公摊面积永远留在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大家都得承受这个痛。

582c06cbcb104353b18f741657fea285

第二、赚了钱就“跑”。真正让李嘉诚背上骂名的,是他开始抛售资产跑去国外搞投资。2013年8月,李嘉诚把广州西城都荟广场以32.68亿美元卖给了一家离岸公司。两个月之后,上海东方汇经中心也被出售。第二年1月,他又将南京国际金融中心大厦以2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了三胞集团。不到半年的时间先后三次出售地产,大家还没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李嘉诚已经开始“跑路”了。

在三次出售之后,他几乎“清仓”式地将内地资产全部售出。紧接着天水围嘉湖银座商城、亚洲货柜码头等多处香港的资产也被卖了出去。大家反应过来的时候,李嘉诚已经开始在欧洲和大洋洲大手笔投资。从英国、爱尔兰到德国、荷兰、加拿大等等,都有他投资的痕迹。一边卖一边买,李嘉诚此举引起了国人强烈的不满,一时间谩骂铺天盖地而来,李嘉诚也从万人捧沦为了万人骂。

a865f52d4a074646b3f87475cb9fe3fe

第三、不顾他人权益,只顾自己赚钱。说李嘉诚是资本家似乎一点都不为过,就连他自己也说自己就是一个纯粹的商人。不得不说,他这个商人当得确实很纯粹。为了赚钱,推出“公摊面积”也就算了,还对香港的天然气、电、水等进行了垄断。他倒是赚了不少钱,却严重损害了香港公民的利益。有一段时间,香港当地的一个码头还因为他的垄断行为闹过罢工。

再比如现在的房价,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局面,李嘉诚可是有很大的“功劳”。他曾经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大量囤地,然后等到合适的时机再开发出售,借机高价卖出去,从中获得了数倍的收益,这也是大家对李嘉诚不满的关键原因之一。

cdb254e4d7954f238aeef1ec8a11ccb5

但是如果抛开这些负面观点,相信没有人会否定李嘉诚的赚钱能力。国内外地产行业千变万化,就算曾经再辉煌的房企可能现在也被债务高台给拖垮了,但李嘉诚和他背后的地产帝国就是个例外,无论是数年前还是现在,他都是业内最辉煌的人物,就像是一颗常青树。在赚钱这方面,李嘉诚到底有多厉害?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李嘉诚并不是什么富二代,家里也没有家产能让他继承。小时候因为战乱,全家人来到了香港。18岁之前的日子还是很苦的,后来他有了赚钱的能力,就开始在一家塑胶厂当销售赚点微薄的薪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刚刚成年的孩子在销售方面竟然如此有天赋,后来他凭借着出色的业绩,顺利坐上了塑胶厂总经理的位置。听到这个消息,家里人都高兴坏了,却没想到紧接着他就辞职了,因为比起这份工作,他更想自己创业

4bce8f09bdc74e8f9007abae737fcf3a

22岁那边,李嘉诚从舅舅那里借了一笔钱,经过一番实地考察之后开了一家塑料花工厂。虽然他还没什么创业经历,但商业嗅觉却非常敏锐。在成立塑料花厂之前,他了解到意大利的这款产品非常受欢迎,但那个时候香港还没人做,当时李嘉诚就觉得这东西将来在香港肯定会火,所以就自己成立了工厂。果不其然,这款塑料花在香港上市之后,非常受当地民众的欢迎。而李嘉诚也借此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如果你觉得这次创业是一个年轻人误打误撞才成功的,那接下来这段故事,一定会让你佩服得心服口服。经营了多年塑料花厂之后,这款产品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发展空间了,于是李嘉诚就开始寻找别的目标。1965年,香港房价暴跌,李嘉诚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随后他关闭了塑料花厂,打算开始买入低价地皮。

825e1fc1d5904a1a812de1d95d364658

俗话说“买涨不买跌”,以香港房市当时的情况,没几个人敢像李嘉诚这么干。但他就像是已经预见了未来一样,非常看好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当时手里的钱不够,他还特意跑去银行贷款,最后囤了一堆低价地。

后来,香港的房地产市场就如同李嘉诚预料的那样,逐渐开始升温回暖,而这也成了他走上人生巅峰的开端。1968年,在香港房价回升之后,李嘉诚拿出了“珍藏”已久的地产,该卖的卖,该租的租,不管咋样这都是稳赚不赔的生意,据说当时他一年能收到的租金就高达500万港币,总收入就更高了。

faa3878b93c54c1ca9b7b384cfcd46c7

李嘉诚的创业故事,每一段都能称得上是一个神话。1971年,他成立了长江地产,目的就是为了日后能更顺利地拿到开发权。1977年,香港地铁要在中环站和金钟站上盖物业,当时有30多家公司竞标,其中也有李嘉诚的长江地产。但是在这场竞争当中,竟然没几个人看好李嘉诚,原因很简单,之前的竞标最后都是英资财团获胜。但是这一次,李嘉诚带着长江地产让华人财团赢了一次。该项目建成之后,李嘉诚又把销售业绩做到了香港第一。

后来他不再局限于地产行业,开始向基建、港口、石油、零售等多个领域发展,香港的每一个角落似乎都有李嘉诚的投资痕迹。他还有很多成功的投资案例,比如1986年他抛售的希尔顿酒店,当时卖出的价格是10亿,但最初的入手价只有2.5亿,前后翻了四倍,这只是他众多投资案例中不起眼的一个而已。

7a458f43557c48cf9484291fb8bfe53c

自创业以来,无论是地产、基建、零售以及其他投资,李嘉诚的世界里似乎就没有“失败”这两个字。1995年,李嘉诚手中的三家上市公司市值就已经达到了420亿美元。四年之后,长江实业的年盈利就高达1850亿港元。凭借着这些产业,他成功在1999年坐上了华人首富的位置,而且在此后的15年都无人能超越他。

后来虽然发生了“跑路”事件,但这也再次说明了李嘉诚的嗅觉足够敏锐。那个时候国内房地产行业正值改革前夕,但业内几乎没有人知道,李嘉诚嗅觉非常敏锐,提前开始抛售资产跑去了国外。这边他才跑完,另一边改革就开始了。

560f0e4c760b46b88620212dfd89293c

李嘉诚的实力到底有多强?即便是在今天,他背后的长实集团也能秒杀一大片国内企业。特别是在净资产方面,国内民营企业基本上无人能敌。最近几年总有传闻说李嘉诚没落了,他的集团不行了,但要是真的摆出数据,还没人能说长实或者长江集团不行。就拿去年的业绩报告来说,长江集团的利润就达到了335亿,长实集团也斩获了212亿,光是这两家就赚了五百多亿,在全球经济都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李嘉诚还能做出这样的成绩,这就是真的厉害。最关键的是,在过去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李嘉诚旗下的公司利润很稳定,这或许就是他成为“常青树”的关键所在。

在过去整整20年的时间里,香港一直有这么一句话:“香港,是李家的香港”。李嘉诚的产业遍布各个领域,即便后来在股票市值方面被马云、马化腾等等这些后辈超越,他的影响力依旧位居前列。因为依靠互联网堆积起来的财富数字,根本无法跟李家遍布全球的商业实体布局相提并论。

fc48cb4c28b44d0994a8622884057541

现如今他已经九十多岁了,但一举一动依旧被各行各业关注,足以证明他的影响力有多大。最近,有消息称李嘉诚要重回内地市场了。就在前不久,广州的一轮土地拍卖当中出现了长实集团的身影,并且还参与了一块土地的竞拍。消息一出,大家纷纷开始猜测:难道李超人又有了新的“预判”?这次重返内地到底是什么信号?

其实从大家对李嘉诚的关注当中也能看出,不管过去这几年他身上有多少黑点或者大家对他有多少成见,但多数人总会不自觉地想从他的动向当中获取点有用的信息,因为他不仅是财富的代表,更是“成功”的代名词,无论嘴上如何抗拒,心里还是会好奇他成功的秘诀或者创业、投资的思维。与其盲目猜测,不如多了解了解他这些年的创业经历、投资故事等等,看得多了总能从中学到一些诀窍。

c6e950f1a5574f7593ab5d15c1ef1b8b

有一本书叫《李嘉诚全书》,不仅写了他这些年的人生经历、经营之术,还总结了很多他身上的处事哲学。这本书可以说是全方位透析了李嘉诚作为一位世界顶级商人的商学理念和创业法则,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投资创业,书中总有你想要的“超人智慧”。

曾经有一位读者说道,在读了这本书之后终于明白李嘉诚为什么叫“李超人”了。他22岁创业,30岁就成了千万富翁,靠的是什么?书中就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勤奋和自律。我们只看到了他的赚钱能力,却不知道他在背后有多自律。从20多岁开始,李嘉诚就坚持每天睡前看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书,每天早上六点之前一定会准时起床,这个习惯一坚持就是七十多年,光是这一点就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4025c6af43074819a83b47d72db16420

关于投资和创业,李嘉诚的诀窍之一是“始终站在最前沿”。在书里写了这样一段故事:他每天都在坚持看一些国外的新闻,以保证自己能及时掌握最新的消息。每天早上,他的办公桌上都会有一份当日的全球重大新闻列表,其中有《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等,这个习惯让他成功站在了时代和咨询的最前沿,也成功站在了其他投资者和创业者的前边。

没有人会一直成功,但总有人能把自己失败的概率降到最低,李嘉诚就是如此,这其中的关键思维就是“危机意识”。在《李嘉诚全书》当中有这样一句话:他80%以上的工作时间都在思考未来的事情,思考企业可能遇到的危机,然后在危机来临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各种应对方案。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全球多少企业深陷泥潭,但是长江集团却安然无恙,甚至还趁机向前迈了一大步,这就是因为他早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就因为做出了预判并且做好了准备工作。

8f7d4baea7ca41e8a4ba7ccd9ebf64fc

李嘉诚当了15年首富,几乎让所有华人企业家都心悦诚服,这是一个经商60年几乎没有什么亏损的商业传奇,他的每一段故事单独拿出来都能让普通人受益匪浅。如果一本书就能让你学到李嘉诚的思维,何乐而不为呢?

本站无法对海量内容真伪性鉴别,请勿相信本站任何号码,邮件,站外网址等信息,如有需要,请自行甄别。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net@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7日 上午10:05
下一篇 2022年5月17日 上午10: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