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伯特的条件(我们都是“小阿尔伯特”:人生实验不容纰漏)

小阿尔伯特案例

阿尔伯特的条件(我们都是“小阿尔伯特”:人生实验不容纰漏)

1919年的一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传来一声金属撞击的巨响,紧随其后的是尖锐的幼童啼哭,这样的状况持续了接近一年的时间,随后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lolgy(JEP)期刊1920年2月第三卷第一期刊登了一则实验报告揭示了上述异响的真实情况。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约翰·华生与其助手罗莎莉·雷纳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行了于心理学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小阿尔伯特实验,该实验也成为心理学史上最为经典的儿童恐惧获得实验,其被试选为一名9个月大化名阿尔伯特的男童,在实验开始之前,华生对阿尔伯特进行了一系列基础恐惧情感测试,将各种毛绒玩具、小动物(如兔子、白鼠等)以及报纸棉絮等物品放置在阿尔伯特身边,小阿尔伯特对上述物品均未产生先天的恐惧情绪。实验中,华生将小白鼠置于阿尔伯特身边,在阿尔伯特与之玩耍时用铁锤敲响事先准备好的金属棒使之发出巨大声响,起初阿尔伯特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声吓哭,但并未建立恐惧联系(与小白鼠玩耍),随后每当阿尔伯特与小白鼠开始玩耍时,华生就敲击金属棒,一定次数之后,阿尔伯特建立起恐惧联系,即每当与小白鼠接近时,这个让自己害怕的异响就会产生,之后阿尔伯特产生恐惧泛化,即使华生不再敲击金属棒,阿尔伯特也表现出对小白鼠的恐惧情绪。

但这样的恐惧泛化似乎并没有随着华生的停止敲击金属棒而停止,阿尔伯特将小白鼠的各项特征联系到其他物品身上,如白色的毛绒制品,甚至到了后期阿尔伯特对近乎一切带有绒毛的物体(即使不是白色)产生恐惧情绪。该项实验在20世纪60年代后被广泛引证于心理学教材及行为实验报告中,成为心理学实验的经典案例,但遗憾的是,在后续心理学家的探索中发现,阿尔伯特极有可能是名为道格拉斯·梅里特的男童,而该名男童在6岁时患上脑部积水去世,虽然并没有相关研究显示道格拉斯的去世与其所进行的恐惧获得实验有关系,但华生在实验之后并未对其进行“去条件反射化”的行为也被诸多心理学家冠以不人道之名而打上了“残忍”的标签。

人生教育如同实验

经典的条件反射如巴普洛夫的狗、斯金纳的小白鼠等都已广为人知,其中多以动物为实验被试,当被试替换成人时,势必要将人道主义的限制考虑至整个实验过程之中,因为很有可能实验中的某一个点处理不当,就可能对被试造成永久性的伤害。但这样的危险,仅存于科学实验中吗?其实未必,每个人从降临在这个世界上开始,就经历着各种各样的考验,而这些考验大多来自于我们身边的人及环境,约翰·华生曾经说过一句话,“给我一打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在我的特殊世界里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我都能把他们其中一个训练成为医生,或律师,或艺术家,或商界领袖,甚至也可以训练成为一个乞丐或小偷。”虽然华生的“教育万能论”观点被大多数学者诟病,但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当我们处于孩提阶段时,我们身处的环境便是整个“人生实验”的实验条件,身边的长辈、教师承担着实验者的角色,给我们加套上了诸如“价值观”、“人生观”等一系列的控制条件,在一步一步的“试误”过程中,实验者与被试都在逐渐的成长,最终交出一份结果良好的实验报告,而在我们为人父母之后,也同样依据那份良好的实验报告践行着我们所接受的实验背后的真理,承担起下一任实验者的身份,但正是因为人生类似一场实验,就难免会出现纰漏。

小阿尔伯特的恐惧来源于实验者的主动行为——发出异响,换作整个“人生实验”而言,这个可能使我们产生恐惧的“异响”来源于何处呢?每个人的恐惧可能来源于多个方面,但作为孩提的我们,大多数恐惧可能直接与主导我们的实验者相关。“教育”一词,意在教授与培养,因而并不是所有实验者对我们所使用的教导手段都能够被称之为“教育”,以长辈为例,当下大多数家长已经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所醒悟,但仍有一部分家长秉持着简单粗暴的“教育观念”,其目的不在教育,而是“使之屈服”。当权威受到侵犯时,“棍棒底下出孝子”便是最简单直接的“教育”方式,这些家长在炫耀自己孩子是多么听话时,却不知孩子的尬笑中隐藏着多少的不屈与无奈,这样发展的后果便是,孩子在自己所犯下错误时,即使是无关紧要的小错误都会感到恐惧,因为“棍棒教育”无法躲避,只能幸免,所以他们想的可能不是以后如何避免错误,而是如何搪塞错误,至于是谁迎接狂风暴雨已经不再重要,这样的行为被称为“频繁的谎言”与“推卸责任”。

教育不是束缚,期待不是借口

这样的结果达到教育的目的了吗?或许有的人会持有肯定的态度,“孩子确实变得比以前听话了”、“我说什么孩子就做什么不是挺好的吗?我的经验比他丰富,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他好”,是的,从眼下的局面来看,孩子似乎确实正在朝着实验者所期望的那个结果发展,但这样所培育出来的,真的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吗?也许只是在权威的压迫下产生了一个优秀的“傀儡”罢了。“棍棒教育”无论是对于家长亦或是孩子来说,都更像是一场赌局,赌对了,孩子飞黄腾达,可是因为原生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让他对自己下一代的教育也是棍棒相加;赌错了,伴随孩子一生的“原生家庭噩梦”挥之不去,轻者逃避错误,重者会有厌世、恐世倾向,这便是泛化影响,如小阿尔伯特一般,对与恐惧相关的事物都会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这样的赌局,实在无法承担起“教育”之名。

优秀的教育方式往往起源于良好的沟通,不同的观念只有沟通才能找到与之共存的合理方式,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庸,而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有义务去教育他明事理,通感情,我们可以对其有期待,但不能使之成为完成我们自身理想的工具,他们应该拥有他们自己的理想与目标,而不是将我们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们身上,期待应该成为他们的动力,而不是束缚,否则当孩子已经习惯屈服,恐惧提出异议时,我们再质问他们为何对事没有自己的主见,这多少就有点可笑了。

参考文献:

[1] 阎书昌.华生实验被试小阿尔伯特的身份确认及争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0(01):93-98.

本站无法对海量内容真伪性鉴别,请勿相信本站任何号码,邮件,站外网址等信息,如有需要,请自行甄别。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net@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4日 下午2:10
下一篇 2022年11月4日 下午2:1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