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农(卡农的作曲家约翰帕赫贝尔是哪国作曲家?)

“卡农“,这个名深入人心,许多人对钢琴、吉他、小提琴等等乐器的作品中最熟悉的也许就是它。最近大火的《延禧攻略》里面,更是出现了一众宦官抄起乐器演奏卡农旋律的场景。

But今天要跟大家说的是:你知道的「卡农」,并不是真正的「卡农」。

一、大家说的“卡农”,究竟是哪首作品?

都说喜欢卡农,你真的知道「卡农」是啥吗?(良心科普)

人们耳熟能详的“卡农”其实是“D大调卡农与吉格”,由著名德国音乐家约翰·帕赫贝尔谱写,所以人们也用“帕赫贝尔卡农”。名字太长,下文里我们用D大调卡农来称呼。(下面的音频播放一下,相信你一定非常熟悉啦!)Pachelbel – Canon In D Major.mp34:31来自Finger指教音乐中心

而“卡农”一词,并不指任何一首作品,它是一种复调音乐。

一般来说,卡农作品都有多个声部。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声部间错开的旋律相互碰撞形成新的和声,给人以一个神圣的意境。所有声部虽然都模仿一个声部,但不同高度的依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声乐中常见的多声部轮唱也是卡农

这首卡农作品可以说是影响深远至极了,它的影响大到因为被各种种类的音乐引用太多次以至于让人觉得是滥大街的作品(。)由于这首卡农的和弦走向与社会中主流音乐的和弦走向非常契合,许多音乐创作者才会引用这首经典作品,作为自己作品的亮点之一。

不过大家可能没有想到,这首创作于1680年的著名音乐作品在当时,并没有为帕赫贝尔带来多大的名望。我们来看第二部分⬇

二、关于“帕赫贝尔卡农”的背景故事

尤师傅我前几天被一个朋友问:

“你知不知道那首卡农的创作背景非常感人,隔壁家小孩都听哭了!”

都说喜欢卡农,你真的知道「卡农」是啥吗?(良心科普)

一头雾水的我于是打开了友人给我发来的某度截图⬇️

都说喜欢卡农,你真的知道「卡农」是啥吗?(良心科普)

里面的故事非常精彩,大概有十几个平行宇宙吧,尤师傅把几个故事线给大家总结一下:

1、【爱情故事版】

因琴相识缘分未到,一别三年阴阳两隔

——一曲卡农奏出离人痛

都说喜欢卡农,你真的知道「卡农」是啥吗?(良心科普)

2、【人物传记版】

用情至深帕赫贝,为爱舍命芭芭拉

——向天下有情人致敬

都说喜欢卡农,你真的知道「卡农」是啥吗?(良心科普)

3、【悬疑惊悚版】

鸳鸯两相隔,殉情悲难灭

——另一个世界再相见

都说喜欢卡农,你真的知道「卡农」是啥吗?(良心科普)

4、【超详细童话故事版】

因琴相识,因音相爱,因韵相拥

都说喜欢卡农,你真的知道「卡农」是啥吗?(良心科普)

总结不下去了真的太可怕了


好,各位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哇感觉这首作品背后故事肯定很多耶”?

这些故事,全是假的!而且错得离谱⬇【敲黑板!!!】

三、认真的辟谣时间

错误1:“帕赫贝尔用钢琴弹奏D大调卡农”

首先,帕赫贝尔卡农创作于1680年前后。你猜现代钢琴是啥时候发明的?1700年前后。

D大调卡农的全名是为“小提琴和通奏低音而作的D大调卡农与吉格”(德语原名:Kanon und Gigue in D-Dur für drei Violinen und Basso Continuo),帕赫贝尔那个时候有的和钢琴比较相似的乐器大概是羽管键琴了。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也顺道说一下之前很火的《延禧攻略》里出现的一众宦官演奏片段。乾隆年间(1711年~1799年),时间起码不早于帕赫贝尔卡农,我们姑且当它过得去。

但是,那时候六根单弦古典吉他在欧洲都还没出现呢(。)后面还有手拉的手风琴,大概是在19世纪才出现,以及1874年才在德国出现现代的金属长笛、十八世纪在德国出世的现代小号、1840年发明的萨克斯。

都说喜欢卡农,你真的知道「卡农」是啥吗?(良心科普)

于妈可是真的厉害呀,超越时空的存在(笑)甚至BGM里放的立体声环绕版D大调卡农演奏乐器和图上一半都没对上。

错误2:“帕赫贝尔为妻儿作了D大调卡农”

根据记载,帕赫贝尔在1681年娶了第一任妻子芭芭拉,对,就是上面各种故事线里面说的那位。在1683年,芭芭拉和他们的儿子都死于一场瘟疫。D大调卡农的成曲时间不详细,但是我们普遍认为帕赫贝尔创作于1683年的另一部作品Musical Thoughts on Death很可能是受到这件事情的影响。

尽管这段婚姻关系被上面的故事创(瞎)作(编)能手们吹成海枯石烂感天动地的爱情,但是,在第一任妻子芭芭拉死后十个月,帕赫贝尔就娶了第二任妻子。并且有七个孩子,其中两个继承爸爸风琴演奏家的衣钵成了风琴管乐作家。

都说喜欢卡农,你真的知道「卡农」是啥吗?(良心科普)

错误3:“帕赫贝尔因D大调卡农一举成名”

其实帕赫贝尔当时创作完D大调卡农之后,并没有引起非常大的轰动。

一是因为他在1680年前后在埃尔福特(德国城市)一所教会里担任风琴演奏家,并且与当时在当地声名显赫的巴赫家族有着非常密切的交往,所以他本身也是有点名望的。

二是D大调卡农创作初期并不有名,直到将近300年后的1970年之后才在现代掀起波澜。1968年由Jean-Francois Paillard演绎的乐队演奏版本发布,这首卡农作品才引起大家的注意。

都说喜欢卡农,你真的知道「卡农」是啥吗?(良心科普)

而让这部作品在进入现代人视野的原因则是1980年美国电影《普通人》选用其作为主题音乐、1968年以其旋律作为基础创作的《雨水与泪》成为全欧洲销量最高单曲等情况。而中国朋友或许在许多流行音乐中都听到过D大调卡农的旋律,这种情况甚至多到有人称这首卡农作品是“现代流行音乐之父”。

本站无法对海量内容真伪性鉴别,请勿相信本站任何号码,邮件,站外网址等信息,如有需要,请自行甄别。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net@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1)
上一篇 2022年10月24日 上午8:37
下一篇 2022年10月24日 上午8:4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