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窠母树大红袍
九龙窠母树大红袍有多珍贵?
武夷山
如此珍贵是有道理的,对于一款有故事的茶种,对于开拓了一个茶品类的树丛,听完你会觉得40万其实不贵,事实上,母树的大红袍目前也是有财难得。
大红袍的来源传说
“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一个叫丁显的举子上京赴考,在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了腹痛病,无法继续前行,正好遇到天心永乐禅寺的一个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将其披在茶树上。
天心禅寺
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逐渐康复,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

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
传闻趣解
以上这个传说中,其实有很多有意思的点,和大家一起讨论:
影视剧作品中的马皇后和朱元璋
1、首先时间和称呼上有些疑问。我们知道,朱元璋夫人是马皇后,两人感情深厚,但是马皇后与洪武15年便已去世,此后朱元璋处于种种考虑,并未再立皇后。传说中的洪武18年之后,皇后得病可能并不准确,这里指的极有可能是马皇后逝世之后统摄六宫的李妃。
本草拾遗记载
2、大红袍的珍贵其实源于它的药用价值。状元遇疾病,饮用大红袍后痊愈;皇后遇疾,大红袍又发挥作用。可见茶,尤其是好茶确实能治病。《本草拾遗》中讲“茶为万病之药”,综合各个传说和记载,应该确实是真的。但像传说如此神奇,应该与九龙窠大红袍的生长环境有极大关系。
明朝官员红袍
3、三次大红袍,确定了地位。传说中,出现了3次大红袍。第一次是状元感恩,将自己的状元红袍披在茶树上;第二是治好皇后的病,御赐红袍披在茶树之上;第三次则是成为贡品之后,进贡的官员身穿红袍。三次红袍,都是象征着封建皇权,因此大红袍的著名是与明朝皇权密不可分的,但细细分析,每次红袍的意义又不尽相同,十分有意思。大红袍的红袍究竟是哪个红袍呢?
丁显剧照
4、关于传说中的主角丁显也颇具传奇色彩。丁显,可查史料确实是洪武18年状元,与其同期的探花则是赫赫有名的黄子澄。丁显得状元似乎是注定的,在此之前,朱元璋睡梦中梦见大殿中有颗巨大的白钉闪闪发光,次日翻看考生名册,发现丁显名字,与梦相符,便钦定为状元。状元是注定的,大红袍得名也是。
传说给我们的启示

大红袍从一处籍籍无名的茶丛成为贡茶(文中提到系数上缴,不得私匿),固然需要机缘,然而也是其利人的特性,状元感恩才会返回将红袍披在茶树上。其实我们做人也是一样,时刻要有利他之心。我们饮大红袍,如能起积分利人之心、感恩之心,就不光喝到了茶味,还品到了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