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琵琶鱼 有哪些特征?

202210251925799

鮟鱇鱼,俗称蚧巴鱼、蛤蟆鱼、海蛤蟆、琵琶鱼等,一般生活在海平面以下500~5000米的海底深处。属硬骨鱼类,鮟鱇目、鮟鱇科,为近海底层肉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也见于北冰洋,中国沿海均有产。鮟鱇头部上方有个肉状突出,形似小灯笼,是由鮟鱇鱼的第一背鳍逐渐向上延伸形成的。小灯笼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在灯笼内具有腺细胞,能够分泌光素,光素在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作用进行缓慢的化学氧化而发光的。深海中有很多鱼都有趋光性,于是小灯笼就成了鮟鱇鱼引诱食物的利器。

什么是琵琶鱼

琵琶鱼,又称“电光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形状怪异的鱼类。体长一般为45厘米,最长可达2米。体色从褐绿色到灰黑色,各不相同,体表还具有杂色斑点。琵琶鱼身体扁平,头很大,背鳍和胸鳍发达,还有一条马鞭一样的长尾。尾根与鱼身衔接处长有一排锋利的刺,刺尖可产生毒液。从鱼体的背面俯视,很像一把琵琶,故称“琵琶鱼”。

琵琶鱼和蟾鱼的代表物种有哪些?

琵琶鱼和蟾鱼的代表物种有:1。牡蛎蟾鱼,蟾鱼科,这一物种有带毒的背鳍刺,分布在 美国马萨诸塞州南部的大西洋沿岸和西印度群岛;2。銨鰊 鱼,銨缭科,它们向上的大颌上还有纤细的弯曲齿;3。长饵 璧鱼,璧鱼科;4。副棘茄鱼,一种蝙蝠鱼,蝙蝠鱼科;5。琵 琶鱼(黑犀鱼属),黑犀鱼科;6。琵琶鱼(树须鱼属),树 须鱼科一其大舌骨须显示应为雌性;7。琵琶鱼(大角按鳙 属),大角按糠科,其吻的末端有一个长长的鞭状钓饵。

琵琶鱼有哪些特征?

面相易怒的琵琶鱼生活在世界上最不好客的环境——洋底的漆黑之中。琵琶鱼(学名鮟鱇),又称“电光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形状怪异的鱼类。体长一般为45厘米,最长可达2米。尾根与鱼身衔接处长有一排锋利的刺,刺尖可产生毒液。从鱼体的背面俯视,很像一把琵琶,故称“琵琶鱼”。

琵琶鱼(学名鮟鱇),又称“电光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形状怪异的鱼类。体长一般为45厘米,

最长可达2米。体色从褐绿色到灰黑色,各不相同,体表还具有杂色斑点。琵琶鱼身体扁平,头很大,背鳍和胸鳍发达,还有一条马鞭一样的长尾。尾根与鱼身衔接处长有一排锋利的刺,刺尖可产生毒液。从鱼体的背面俯视,很像一把琵琶,故称“琵琶鱼”。

琵琶鱼阴险狡诈,常常摇头摆尾、搔首弄姿来诱惑猎物。大多数动物都是先隐藏后突击敌人,而琵琶鱼

却会堂而皇之地把猎物诱骗到自己的餐桌上,一举拿下,然后慢慢享用。

琵琶鱼利用自己背上蠕虫一般肥肥的鱼鳍来诱惑小鱼。此外,琵琶鱼还会乔装打扮一番,使它看上去与自己的身体相分离,像是珊瑚丛中长出的一束水草,以便突击猎物。

琵琶鱼具有性别上的二态现象,这样就在雄鱼和雌鱼之间产生了一种有趣的动态平衡。雄鱼作为附属,会紧紧咬住雌鱼的身体,长期寄生在雌鱼身上,这样两条鱼就血脉相通了。在寄生过程中,雄鱼会逐渐解体,直至完全消失。最后,雄鱼成为雌鱼所需精子的来源。

琵琶鱼究竟是怎样繁衍后代的呢?

这种个头微小 的鱼有着奇特的内部构造,雌琵琶鱼会变出雄鱼,它们竟然是雌雄融为一体的神奇 鱼种。 经研究,琵琶鱼之所以能够集雌雄于一体,是由于在雌鱼身体的一侧长有一个 不起眼的包裹起来的小瘤,而这个凸起的小瘤就是雄琵琶鱼的居所。雄琵琶鱼和雌 琵琶鱼相比,二者外形个头有着明显的差距。人们曾捕到过一条一米长的雌琵琶鱼, 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附在它身上的雄鱼只有两厘米长。雄鱼的大部分器官只停留在 幼鱼阶段,唯一成熟的器官便是生殖腺。它们只有寄生在雌鱼身上才能保证生存乃 至繁衍后代。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呢?原来,个头微小的琵琶鱼在黑暗的深 海里是无法单纯依靠眼睛寻找到合适的配偶的,因而这种自然选择的结果迫使它们 必须以“夫妻同体”的方式生存下来。刚刚从受精卵里孵出来的雄鱼,会依靠自己 敏锐的嗅觉器官四处寻觅雌鱼,如果找到了,它们就会立即把牙齿嵌到雌鱼的身体 里,仅依靠雌鱼来吸收养分维持生命的延续,也就是寄生在雌鱼身上,与雌鱼的循 环系统合二为一,二者永远地“相依相伴”了。雄鱼寄生在雌鱼身上后,它的大部 分器官中只有生殖器官在继续发育直至成熟,而其他器官就停止生长了。在这样的 生存条件下,雌雄合体的琵琶鱼,就可以保证繁衍后代的任务顺利完成。

本站无法对海量内容真伪性鉴别,请勿相信本站任何号码,邮件,站外网址等信息,如有需要,请自行甄别。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net@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25日 下午2:19
下一篇 2022年11月25日 下午2:2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