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北朝8:八王之乱爆发司马家重新洗牌,鲜卑拓跋部的机会来了

铁血北朝8:八王之乱爆发司马家重新洗牌,鲜卑拓跋部的机会来了

卫瓘是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他是魏晋之际的名臣,出身官宦世家。早年他曾参与伐蜀之战,擒邓艾、灭钟会。西晋建立后,他的仕途之路顺风顺水,历任青州、幽州刺史、征东大将军。后入朝为尚书令、侍中、升司空,拜太保。

卫瓘的态度代表了一大批朝臣的意见,晋武帝会不会妥协呢?

晋武帝是个很要面子的人,也可以说是个虚荣心很强的人,他非常享受这种天朝上国威震八方,万国来朝的感觉。沙漠汗仰慕中华文物,远道而来,你却怂恿将其扣押,堂堂大晋如此行事,岂不被蛮夷耻笑。

晋武帝拒绝了卫瓘的建议。

卫瓘见晋武帝拉不下面子,便又出了个主意,既然陛下不愿扣押沙漠汗,那不如就玩一把借刀杀人吧。

我们不动手,让他们自己人动手。

这刀如何借,人如何杀,不需解释,晋武帝和卫瓘对视一眼,达成了高度默契。

这一次,晋武帝同意了。

随后在卫瓘的运作下,鲜卑诸部大人都收到了一笔巨款,这帮人几乎同时在洛阳设立了秘密账户。拿了朝廷好处就得为朝廷办事,朝廷想要什么,他们心知肚明。

现在,他们一面在鲜卑内部散布流言,破坏鲜卑部落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另一面则等待时机,准备干一票大买卖给晋武帝瞧瞧。

他们在等待一个机会。

转眼间到了力微在位的第58个年头,这也是力微在位的最后一年,这一年力微明显感到身体大不如前了。力微的身体状况令身在洛阳的沙漠汗非常挂念,于是他再次向晋武帝道别,回国看望力微。

听说太子即将归国,力微喜出望外,命诸部大人前去迎接。

这帮大人在漠南一个叫阴馆(今山西朔州东南)的地方见到了风尘仆仆的沙漠汗,为了给太子接风洗尘,当场设下宴席开喝。

众人推杯换盏,把酒言欢,好不快活。沙漠汗喝得兴起,一抬头看见一行大雁飞过,便对众人说:

“如此干巴巴饮酒有什么意思,搞点娱乐活动吧,瞧见那些鸟没?我为诸位大人打几只下酒。”

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把弹弓,摸出飞丸,一抬手,一只鸟瞬间栽了下来,“援弹飞丸,应弦而落”。一帮大人都看傻了,这是什么秘密武器?当时鲜卑部落里并没有弹弓这种便携式武器,因此才使得众人大惊失色,交头接耳。

沙漠汗展示的弹弓是中原汉人发明的便携式武器,早在西汉时就已经流行于民间。史书记载汉成帝时法度废弛,治安恶化,长安恶少携带弹弓行凶伤人,为害一方。这沙漠汗旅居洛阳十余年,倾心汉化,对中原事物非常感兴趣,久而久之便喜欢上了弹弓这种便携式轻武器。

目睹了沙漠汗的这番表演,诸部大人窃窃私语,议论道太子居晋十余年,如今归来完全是一副汉人的模样。不但穿汉人衣,说汉人话,学会汉人的技艺,甚至还带回汉人的秘密武器,日后如果由他即位,他肯定会大力推行汉化,到那时我们就完了。

为了你我的前途和身家性命,不如拥戴留在王庭的王子们。

这帮人达成一致意见后,立即展开行动,留下一部分人在阴馆稳住沙漠汗,另外一部分人则连夜赶回盛乐向力微汇报。回到盛乐见到力微后,这帮人添油加醋将沙漠汗描述成一个彻底汉化的“叛徒”,声泪俱下地请求力微为了鲜卑族的生存,忍痛割爱。

年老昏聩的力微居然被这帮人的鬼话给蒙蔽住了,他真以为沙漠汗在洛阳的这些年里被汉人同化了,在众人的鼓噪下,力微脑子突然短路,冒出了一句令他追悔莫及的话:

不可容者,便当除之。

既然不能留下,那就除掉吧。

一个老父亲居然能对儿子说出如此绝情的话,这让我怀疑沙漠汗到底是不是他亲儿子?或者说力微确实是老糊涂了,自己说出的话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听到力微这句话,那帮大人欣喜若狂,扭头就走,生怕走晚了力微明白过来变卦。他们连夜赶回阴馆,“奉旨”杀害了一脸懵逼的沙漠汗,估计这位太子至死都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沙漠汗死后不久,老力微突然惊醒过来,天呐,我干了什么蠢事!我居然下令杀了自己的太子,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悲痛欲绝的力微这时候后悔了,可已经太晚了。

当年汉武帝在佞臣江充、苏文等人的蛊惑下逼死了太子刘琚,事后又追悔莫及,筑“思子台”寄托哀思,老力微显然没看过这段历史,导致同样的悲剧再次上演,留给后人无尽的感慨。

本来力微就久病缠身,冤杀太子后他又受到了强烈刺激,导致病情一夜间恶化,卧床不起,连医生都不抱希望了。

太子被杀,力微病危,一时间诸部人心惶惶,小道消息满天飞,所有人都预感到大乱将至。

在这个关键时刻,拿了卫瓘好处的乌丸王库贤故意散布谣言,说力微要杀掉那些害死沙漠汗的诸部大人们的儿子泄愤。诸部大人信以为真,纷纷率部退群而去,拦都拦不住,鲜卑联盟顿时四分五裂,陷入瘫痪。

病榻上的力微听到这个消息,又气又急,一口气没上来,含恨而死。

力微死后,鲜卑联盟解体,诸部纷纷出走,政局动荡不安。“诸部离叛,国内纷扰”,这种局面整整持续了四代首领①才得以扭转。

到力微之子禄官即位时将部落分成三部:

禄官自领一部居东,在上谷以北,濡源以西;

以沙漠汗长子猗迤领一部,居代郡之参合陂北;

以猗迤弟弟猗卢领一部,居定襄之盛乐故城;

鲜卑联盟已经土崩瓦解地不成样子了,这禄官为什么还要进一步“碎片化”呢?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事实上禄官即位后已经无力控制昔日的联盟诸部了,也没有人把他这个盟主放在眼里。既然木已成舟,干脆大家好聚好散,分家单过吧。

这实际也是禄官默许猗迤兄弟的自立门户,毕竟这盟主之位本来是沙漠汗的,结果你禄官下山摘了桃子,抢走了本属于猗迤兄弟的汗位,这哥俩心里岂能不恨。

这三人后来都被北魏追尊为皇帝,禄官为昭帝,猗迤为桓帝,猗卢为穆帝,形成了三帝并立的复杂局面。

鲜卑分家后不久,中原政局再一次洗牌,那个死要面子的晋武帝死了,继任的太子司马衷是个有名的傻子皇帝,他就是晋惠帝。惠帝无法亲政,大权为皇后贾南风所窃取,反对贾南风的司马氏诸王起兵作乱,引爆了震惊天下的“八王之乱”。

一时间中原板荡,天下大乱,兵连祸结三百年的大乱之世来临了。

猗迤兄弟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发展扩张,不但巩固了在代北的地盘,猗卢还渡过黄河攻击匈奴、乌桓两部,开疆拓土,迅速恢复了元气。

就在猗迤兄弟在漠北东征西讨之时,中原的局势进一步恶化,“八王之乱”这场大戏进入了高潮。

八王之乱中笑到最后的是东海王司马越②,他在控制了洛阳朝堂后挟持晋惠帝御驾亲征,出兵攻打盘踞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的成都王司马颖③。司马颖也不是吃素的,他马上指责司马越劫持晋惠帝,犯上作乱,大逆不道,随即打出“靖难救驾”的旗号出兵迎战。

双方军队大战于荡阴(今河南汤阴),司马颖的军队居然打了个大胜仗,东海王司马越的“王师”土崩瓦解。他本人落荒而逃,可怜的晋惠帝又落到了司马颖的手里。

永安元年(304年),司马越的弟弟,东瀛公司马腾④和安北将军王凌⑤讨伐司马颖,司马颖手下一个名叫刘渊⑥的匈奴族将领请求回草原动员匈奴五部前来助战,以此为借口逃离邺城。趁机脱离司马颖,在离石左国城(今山西吕梁市离石区)建立政权,自称“汉王”,改元元熙,正式宣布背叛晋朝。

刘渊就是十六国之一的汉赵开国皇帝,位列“五胡乱华”中的第一人⑦,他的崛起正式拉开了十六国乱世的序幕。

注释:

①四代首领:力微之子章帝悉鹿、悉鹿之弟平帝绰、沙漠汗幼子思帝弗、力微之子昭帝禄官

②司马越:(?-311)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高密文献王司马泰长子,西晋宗室权臣,八王之乱的参与者。初封东海王,后击败一众政敌,拥立司马炽为皇帝,自任太傅。掌权期间胡作非为,惹得天下大乱,自请出征石勒,行至项城忧惧而死,八王之乱结束。

③司马颖:(279-306)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十六子,八王之乱参与者。初封成都王,镇守邺城,后卷入八王之乱。光熙元年(306)兵败被俘,被矫诏赐死,终年28岁。

④司马腾:(?-307)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高密文献王司马泰次子,东海王司马越之弟。初封东瀛公,八王之乱中大败成都王司马颖,晋封东燕王,后改封新蔡王,镇守邺城。永嘉元年(307),司马颖残部攻打邺城,司马腾兵败被杀。

⑤王凌:(252-314)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西晋将领。出身太原王氏,袭封博陵郡公,曾参与毒杀太子,长期镇守北疆,击败成都王司马颖,割据幽州为王。建兴二年(314)被石勒击败,遇害,终年62岁。

⑥刘渊:(?-310)匈奴单于冒顿后裔,左贤王刘豹之子,十六国汉赵开国皇帝。趁八王之乱建立汉国,在位六年,河瑞二年(310)去世,庙号高祖,谥号光文皇帝。

⑦“五胡乱华”: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微之际,纷纷南下进入中原建立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胡人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年各个乱华胡族的统称,并非只有五个。

本站无法对海量内容真伪性鉴别,请勿相信本站任何号码,邮件,站外网址等信息,如有需要,请自行甄别。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net@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下午2:37
下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下午2:4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