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魂神法加点(你的青春献给了哪款游戏?)

来源头条作者:康湾畅

中国最早的地名,来自炎黄部落之间的战争。《史记》中记载,轩辕黄帝和神农炎帝的两个部落,在一个名字叫

阪泉

的地方,展开?了部落之间的征伐?之战,结果?黄帝胜出。随后不久,黄帝又和蚩龙部落,战于

涿鹿

之野,最后击杀蚩尤。通过这两次残酷血腥的战争,黄帝征服诸侯,取代神农氏,被尊为天子。

斩魂神法加点(你的青春献给了哪款游戏?)

涿鹿之战

阪泉和涿鹿,位于什么地方,一直都有争论。主流观点认为涿鹿遗址就在今天河北涿鹿县城东南,阪泉在古城的南边。

地名是伴随人类的活动逐渐产生的,目的是便于集体?游牧和?社会?活动。后来发现的殷商甲骨文中,判断为地名的大约有500个,包括一些都城和国名。

商周进入青铜时代,在出土的青铜器钟鼎文?上,地名更多,也比较容易识别了。商人多次迁徙,在这些金?文?上都有记录,比如,盘庚最后搬迁的都邑,名殷。其他的,还有人方、鬼方、周方、夷方、羌方等,包含了对周边蛮夷的接触了解。

商周更替之际,各地部落纷纷发展,实行分封制。到周武王

盟津之会

,有八百诸侯不期而会,而?大禹

涂山

会盟

,据说有万余国了。这许多的部落国名,在历史上也就演变成了今天的地名。

春秋时期,有?一百多个诸侯国,以及相关的一些都邑名。

最早记载的县名,是在公元前720年左右,楚武王灭了权国,置国为县,即?

权县

,号称

中华第一县

在天水放马滩出土的

中国第一张古地图

上,可以看见公元前680年左右, 秦武公时期的

邽县

记载。后来,春秋各国都采取了在中央都城附近设置县,而对于新扩张的边远地区设置

进行管理,这样一种区域内的行政地理规划。所以?,郡?也是?在?春秋?时期?出现?的行政?区?概念?。

斩魂神法加点(你的青春献给了哪款游戏?)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地图

这时期,因为地广人疏,郡的面积都比县大,重要性不如县。固有《左传》“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先秦战国时期,《

尚书*禹贡

》,首次提出了把天下划分为

九州

的大区管理方法,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当时地球环境雨水比较丰富,河流纵横,先民们择地而居,“水中可居曰洲”,州通洲。

九州的概念,基本上奠定了国家治理的总体地理和行政方案,对后世影响巨大,不单?只是在?地理?管理?方面?,可以说?已经?演变?成?一个?民族?的图腾?意识?了?,为?维护?中华民族?几千年?来

的?

大一统?,起?到?了一个?不可?缺少的作用?。今天?,河北还简称“冀“,河南称”豫“, 而兖、青、徐、扬、荆基本上在各地还有保留。

斩魂神法加点(你的青春献给了哪款游戏?)

禹贡地域图

进入战国后,各地逐渐开发繁荣,也为了让更多的立功者能够分到县,就对郡开始拆分为多个县,初步形成了郡、县二级行政区域。

地名概念的演变,是从居住栖息地,上升到都邑,国名,从小到大的一个人口自然聚集过程;然后又向下演变出县、郡这些方便行政管理的功能结构单位;最后,随着国家之间的争斗吞并,区域统一不可避免,就产生了更高级别的州了。

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取消分封,在全国实行

郡县二级

管理,建立了三十六个郡。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认为?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是废弃了?分封,当?天下异动,王室孤单无助而告终。于是在秦的郡县制框架下,又大肆分?封同姓王,设立了和郡同级别的

王国

,这样一种混合制。当时,共有郡八十三,国二十,郡辖县1587个。 有意思的是,对处于“蛮夷“地区的县,改称”道”。 比如,氐道、羌道等。

秦朝时每郡都设一个“监”,掌监察一郡吏治。汉初也延续,但不是常制。

汉武帝时期,为了更进一步监察各地官员,将全国分为十三部,每部置一刺史,掌刺察各部的官吏和宗族?豪强?,而且定为常制。基本上?采用了《禹贡》和《职方》里的州名,都叫做某州刺史部,习惯合称

十三刺史州

。即豫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并州、朔州、幽州、交州。

汉武帝后来又设置

司隶校尉

一职与州平行,监督在京师的百官和近畿三辅七郡,即司州。西汉实际上是十四个刺史部了。

要注意的是,这时的刺史州,不是郡上的一级政区,也没有固定的治所。刺史官职?很低,俸禄一般是六百石,而郡太守是二千石。所以,刺史仅替皇帝到各州行监察之职,然后回京汇报,没有赋予他?对郡县的行政权力。

东汉把朔方化归并州部?,变成十三个监察区,或者?刺史州。东汉末期,

黄巾起义

,朝廷为了平乱,开始派出在中央权职很高的大臣去地方坐镇,指挥军队并且处理州郡事务,于是,衍生出一个“

州牧

”。自然,州牧就成了郡上一级的行政管理者。

举?一个?我们比较熟悉的早期?州?牧,刘焉。他当时自己请求为益州牧,希望能够逃避战乱,割据巴蜀。其他的还有?荆州牧刘表,冀州牧袁绍,后来都变成了割据政权,原因就是州牧掌管了地方军政大权。

所以,真正形成

州、郡、县三级行政体系

的,是在东汉末;这时候,州也?开始有了固定的治所。

王莽新朝,把天下地名折腾得够呛。

全国116个郡,改名91个。1587个县改了730个县名,也?几乎改了一半。随心所欲,天马行空。比如?把?无锡?改成叫?有?锡?,?真?是?中国?行政?区?历史?上?一次?人为?灾难??,后来?基本上?都又??恢复?了。

汉朝还有一些变化,比如,西汉在边疆地区设了

都护府

,是为监护边境各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关,级别相当于州府。应该不是简单的掌监察,更像是后来的州牧了。

三国时期,魏蜀吴都实行州、郡、县三级制。魏国有十二州101郡731县;吴国有四州47郡337县;蜀国区域最小,只有益州一个,领22郡138县,后置凉州,领2郡。

州郡在三国?都?有重复出现的现象,比较混乱。有些地名,不在本国管辖区,就是

“遥领”、“虚封”

西晋统一后,全国置19州,173郡,1232县。后来,增加了江,湘两个州。十六国又是一个混乱阶段,就不提了。

东晋保持了23州,252郡,1236县。为了?安置?大量?因五胡乱华?,

衣冠?南?渡

?的?逃难?者?,东晋?开始?在江南?设置?了许多的?

侨置?州

?

?,有些?并?无?实际?土地?,只是?管理?流民?。兖州?本来?是在?北方?,现在?广陵?也?设了?一个?侨?治州?。还有?一些?

双头?郡

?,就是?一个?太?守?,同时?兼任?两个?郡?。

一直?到?南朝?的?

宋?齐?梁?陈

?,州?郡?县?三?级政?区?都?有?实与?侨?两种?,是?历史?上地名?非常?混乱?的?又?一个?时期?,读史?时?一定?要?小心?。

进入南北朝,各地州郡名也?是猛增,比如,梁武帝大同年间,有107州,而实际管辖范围不出荆扬两地?。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提出“

存要去?闲,并小为大。

”的?原则?,改州、郡、县三级政区为州、县二级。中间隋炀帝曾经又修改为郡县二级结构。隋朝没有监察区的设置?,但?功能?还是?以?其他?方式存在?。

到了唐代,改行州、县二?级?制?,贞观年间,有360州,1557县。仅唐玄宗年间有过?短暂的郡县15年。从此,郡就?完全?退出了中国的行政区体系。

唐代,又出现了“

”,作为监察区,类似汉十三刺史部州。唐太宗分全国为十道,基本上按照自然地理分界?来?分割, 比如江南道、岭南道、河南道等。唐玄宗时期,又细分为15道,江南道分成了东江南道和?西江南道。虽然15道有固定治所,但仍然是以巡查稽访为己任,没有具体行政功能。

唐代还?在边疆地区设立的许多机构,有明显的

羁縻

性质,

以夷制夷,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

一般州县。

宋代,吸取了唐代末期

藩镇

带来的影响,对政区制进行改革。以唐的道为基础,改为“

”,共23路,路介于监察和行政之间。另外,增加了府、军、监,和县这样一个五级制,比较复杂,这里知道就行了。其间?也?有一些?变动?。

元代置??“

行中书省

”,中?书?省?本是?元朝?的?政务?总?管?机构?。行?省??可以理解为派?中央机关?到地方上去代理执行?朝?中?事务?。这个行省的概念,就演变为今天的省了。行省下面,还设立了路、府、州、县多级结构。

元朝行省刻意打破了唐宋以来,传统的道、路以山川河流为依托的天然地理分割方式,故意人为制造一种相互嵌入状态。目的就是让各省无险可守,门户开放,避免形成割据势力。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

汉中,原来属于

利州路、川峡四路之一。辖秦岭以南、长江以北地区。

其以北被秦岭山脉包围,退可守四川盆地,进可出关中平原。当年

刘邦就是?以汉中为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平定?三?秦?,统一天下的。元为了加强对四川地区的控制,设兴元路于汉中,隶属于陕西。

明朝改行?省为

承宣布政使司

,好复杂的名字。

意涵取自“朝廷有德泽、禁令、承流宣播,以下于有司”。简称“布政使司

”,“布政司”,“藩司”。下面是府、州

,县,取消?了路一?级?。

清朝沿用明制,当然,承宣布政使司简称省。下面是府、州、县,和?明一样。省和州之间,设道,负责巡查。另外,还多出一个厅,一般在边远地区使用。

民国以来,简化为省县二级,民国三年,增加道,一般一个省分为3、4个道,相当于后来的地区级别了,不过?好像?没怎么??传播?。

今天,就是省市(县)结构了。

本站无法对海量内容真伪性鉴别,请勿相信本站任何号码,邮件,站外网址等信息,如有需要,请自行甄别。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net@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2月13日 上午10:06
下一篇 2023年2月13日 上午10: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